梵蒂岡新聞網當地時間5月6日發布《教宗選舉會議:教宗是如何被選出的》一文,全文如下——
“我選舉……為至高教宗”(Eligo in Summum Pontificem)。在西斯汀圣堂,負責選出第267位羅馬教宗的133位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每人手中會拿著一張長方形選票,上半部分寫有上述字句,下半部分則留有空白,供寫下被選者的姓名。這張選票設計可對折,具體形式詳盡記載于《上主的全體羊群》宗座憲章(Universi Dominici Gregis)。
選票分發
禮儀人員為每位樞機主教準備并分發至少兩到三張選票。隨后,由執事級樞機的末位樞機從所有選舉人中抽簽選出三位計票員(scrutatori)、三位負責收集病患選票的協助員(infirmarii),以及三位復核員(revisori)。如果被抽中者因病或其他原因無法履職,將由其他樞機補位。這是投票前的準備階段。不過,在參選樞機主教開始填寫選票前,樞機團秘書、教宗禮儀長及禮儀員必須離開西斯汀圣堂。此后,由最后一位執事級樞機負責關閉圣堂大門,必要時可暫時打開,例如出門為病患收集選票后返回時。
投票流程
按照資歷順序,每位樞機寫下心中人選后,將選票對折,高舉至目視可見,然后走向祭臺,在祭臺上放著一個蓋有盤子的投票容器。
每一位樞機主教在將選票放入托盤、進而投入票箱時,都要大聲宣誓說:“我以審判我的主基督為證,我的選票投給了我認為按照天主的旨意應該當選的人。”
禮成后,樞機主教向祭臺行禮,返回座位。若參選樞機因病無法自行走到祭臺,末位計票員會前去協助。該樞機宣誓后交出對折選票,由計票員代為高舉至祭臺并投入選票容器。
病中樞機的投票方式
若有樞機生病留在房中,三位協助員會攜帶一定數量的選票和一個由計票員分發的投票箱前往。這個投票箱事前由計票員當眾開啟、確認為空,并上鎖,鑰匙置于祭臺。投票箱頂部設有投票孔,可以把折疊好的選票放進去。病患樞機使用與他人相同方式填寫選票后,由協助員將投票箱帶回圣堂。待所有在場樞機完成投票后,計票員開啟該箱核對票數無誤,并逐一投入票箱。
計票過程
所有選票投入后,首位計票員須多次搖動票箱以混勻選票。末位計票員逐一將選票從投票箱中一張一張以顯然可見的方式取出,放入另一個空容器中進行清點。若票數與選舉人數不符,選票全部作廢并立即重新投票;若一致,進入正式計票。
三位計票員坐在祭臺前的桌邊:第一位打開選票并查看姓名;第二位核實后傳給第三位;第三位則高聲宣讀,以便所有在場樞機記錄在紙上,同時做筆記。
若遇到兩張對折在一起、似出自同一人之手的選票,且寫有相同姓名,只記為一票;若姓名不同,兩票均無效。但無論哪種情況,整輪投票不會因此作廢。點票結束后,計票員將各人得票總數匯總在另一張紙上。
末位計票員會在選票上“Eligo”字樣處穿孔,用線將所有選票串起,以便保存。線兩端打結后,將整束選票放在容器中或桌邊。下一步,選票將被清點和核對。
必要的法定人數
要當選教宗,候選人需獲得三分之二選票。本次選舉教宗會議將于5月7日星期三開始,共有133位選舉樞機,因此需要89票才能當選。
無論是否選出教宗,復核員都必須審查選票和計票員做的記錄,確認其忠實履行職務。審核完成后,在選舉樞機離開西斯汀圣堂之前,所有選票都會被焚燒。焚燒爐為一座鑄鐵爐,最初于1939年選舉教宗會議中啟用。焚燒工作由計票員負責,由樞機團秘書及禮儀員協助,這些人員由執事級樞機的末位樞機召入。與其相連的第二座焚燒爐則設于2005年,用于燃燒特定化學物質,使西斯汀圣堂屋頂煙囪升起的煙霧呈現不同顏色:若未選出教宗為黑煙,若成功選出則為白煙。若當天需進行第二輪投票,則首輪的選票將與第二輪選票一并在最后統一焚燒。
投票
每天進行四輪投票,上午兩輪,下午兩輪。若選舉樞機難以達成共識,連續三天未能選出教宗,則暫停投票最多一天,用于祈禱、自由交談,以及由執事級首席樞機發表一次簡短的靈性勸勉。之后恢復投票。若七輪投票仍無結果,再次暫停,由司鐸級首席樞機進行勸勉,然后再投七輪。仍無結果,則由主教級首席樞機進行勸勉。若在七輪后仍未選出,將進入最終階段:投票人須在上一輪中得票最多的兩位中間選擇,但這兩位不可投票。即使到這一階段,仍需獲得在場樞機三分之二以上票數方可當選。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