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后,作為兩個最大的參戰國家,蘇聯和美國都開始打起了納粹科學家的主意。
無論是哪個時代,像這樣的頂尖人才都是大國所爭取的主要對象。
那么這次人才搶奪大戰光從人數上來說蘇聯是占據了極大的優勢,搶走的這些科學家是美國的兩倍。
但是從后來雙方的科技程度來看卻不是如此,美國方面的黑科技不斷地更新迭代,而蘇聯這邊卻顯得平平無奇。
那么為什么雙方的差距會這么大?這里面到底有什么深層次的因素?
人才搶奪戰
隨著1945年,蘇聯紅軍長驅直入打進了柏林,將象征勝利的紅旗插在了帝國大廈上面,納粹德國的野心正式宣告失敗。
既然同盟國陣營正式攻下了德國,那么納粹的這些資產肯定是要有些說法的。
其中關于這些科學家精英人才是美蘇之間爭奪的一個重要目標。
當時的納粹科技,毫無疑問在世界上是穩坐第一把交椅的。
最為有名的是當年的v2導彈,這在當年是開啟了導彈革命的產物。
就連美國科學家都對納粹科學家的研究圖紙嘆為觀止,認為這簡直是一項藝術品。
這主要是得益于德國人傳統的嚴謹作風,以及當時創建了大量的猶太人血汗工廠,這些猶太人被安排沒日沒夜的趕工。
最終才催生出來這款讓世界震驚的戰爭怪物,而其最為精彩的地方是火箭發動機,這在當時是一頂一的黑科技。
不僅僅是導彈我們再來分析幾個超前的軍事黑科技,德軍的21型潛艇更是被稱為影響到后世海軍裝備進程的存在。
就這么說在后期蘇聯方面以這個潛艇為原型,設計出了自己的613潛艇,當然只是在一些地方進行了改進。
而美國方面則是受到了該潛艇的反潛系統啟發,研制出了新一代的反潛體系。
而在戰斗步槍方面更是一絕,相信對二戰槍械比較有研究的朋友肯定對STG44的大名如雷貫耳。
網上經常有人傳說這把槍是AK47的原型,當然關于這個說法眾說紛紜。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把槍開創了突擊步槍的先河,是跨時代的存在。
正是因為德國當年頻頻的出現黑科技,這才導致德國軍隊在整個歐洲基本上勢如破竹一般。
那么這些科學家在戰后當然也被當做戰利品而搶奪,美蘇雙方都下了很大的力氣和血本。
可是蘇聯方面的研究卻一直顯得平平無奇,反倒是美國這一塊黑科技頻出。
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背后的原因
先說說美國方面的情況吧,當時的美國把搶奪科學家的行動稱為回形針行動。
大約有1600多名科學家加入到了美國的陣營當中,而美國方面對這些科學家非常的關注。
我們先看看這些科學家主要是哪些領域,從數據資料來看大多數都是從當年V2研究小組的班子里拉出來的人員。
有當時V2之父馮布勞德,還有當年他手下那些研究班底的成員。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美國征募的這些科學家實際上就是奔著航天這條路走的。
那么這些科學家的待遇也非常好,國家專門撥款給這些人衣食住行。
并且還給他們配備了助手,這些人也能從這些科學家手中學習到德國先進的科技。
除此之外,這些科學家的家人們生活上也是處于衣食無憂的狀況。
總之就是一句話,你好好干,老婆孩子國家幫你養,這些科學家一看這情況哪個不下勁啊。
并且這些科學家拿到的薪水也非常豐厚在當時的美國屬于上層收入水平。
最重要的是在科研方面從來不多加干涉,畫出個大目標來,剩下的怎么干非常自由。
哪怕錯了也無所謂,只要最終能夠把東西研究出來就可以。
這樣輕松地工作環境讓這些科學家們干勁十足,并且在語言交流方面也很容易。
因為當時德國的這些科學家們普遍都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相互交流起來沒這么難。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蘇聯方面的情況,當時的蘇聯大概征召了有3000人左右,這還是往少了說的。
根據美國的檔案顯示,打下柏林后不久蘇聯方面就抓緊時間派出內務部的人全城搜查納粹科學家。
找到后也不多廢話,直接拉上火車帶上家屬全都運到莫斯科去了。
導致這些專家們一個個都懵了,到了蘇聯之后他們的待遇也遠遠比不上在美國好。
這些科學家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監視,雖然說生活環境倒也不是很差,但是少了很多的自由性。
尤其是在研發科技方面,經常會有蘇聯的專家介入其中,這些德國科學家們要干什么事必須打報告才行。
這對于這些科學家而言簡直是一種折磨,雖然蘇聯方面搶走了不少的專家,但是這些專家根本沒什么干勁。
再加上語言方面有一些影響,最終蘇聯方面的研究成果沒有能夠像美國那樣的豐厚。
但是即便如此,蘇聯的航天科技在當時依然是很厲害的,這一點就連美國也得承認。
可以說都是專家,但是雙方提供的環境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參考資料:
1945年,美國看上了納粹科學家的才能,讓他們免受審判!—— 2023-07-19 16:00戰爭歷史檔案
科學對話大歷史——超越科學史的內與外——2023-04-23 12:38·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