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穿淺藍色襯衫的大一新生,正有條不紊地辦理入學手續。
接過他的登記材料,招生辦老師驚訝地發現:
這個學生名叫吳善柳,今年已經32歲。
32歲讀大一,這是多么稀奇的事情呀?
招生辦老師忍不住好奇,當場就和吳善柳閑談起來。
這才知道,吳善柳已經復讀9年,總共參加了10次高考。
多年來,他先后被許多知名大學錄取,可他一次又一次選擇了拒絕。
因為他的夢想是清華,他非清華不可。
他為何會如此執著于清華?當他36歲從清華畢業后發展如何?又是否達到了他的預期呢?
掙扎與沉淪:退學風暴
2000的夏天,18歲的吳善柳迎來了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轉折點,高考。
模考和平時成績都不錯的他對這次考試也是勢在必得。
然而,當他坐在考場中看著眼前滿是陌生題型的試卷時,他的大腦一下子短路了。
沒有辦法,他只能硬著頭皮作答,盡量將所有題目都填滿答案。
停止作答的鈴聲響起后,他垂頭喪氣地走出了考場大門,他沒想到自己會在這么重要的節骨眼上栽跟頭。
等到成績出來之后,他的分數甚至連上個二本學校都不夠,能夠供他選擇的只有那些三本學院。
這讓吳善柳十分不甘心,畢竟他從小學習成績都名列前茅,只是上了高中之后被比了下去,但后來他舍棄了一切娛樂活動又追了上來,只是沒想到結果竟然是這樣。
吳善柳找到父母商量自己要復讀的事情,好在父母十分理解兒子,將他送到了更好的學校復讀。
往往復讀生所面對的壓力要比應屆生還要高,但此時的吳善柳經歷了一次挫折早就成長了起來。
他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學習上,同時他也吸取教訓,買來了大量的課外書來拓寬自己的題海。
好在這一次他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期盼,被北京交通大學成功錄取。
彼時,一個小縣城的孩子能夠上一所211重點大學,已經算是很厲害的了。
吳善柳也覺得這樣的學歷足以配的上自己的努力,于是他滿懷期待地走進了大學的校園。
大學的生活的確很美好,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時間,功課也沒有高中那么繁重,吳善柳十分享受,但他卻沒有完全松懈,仍舊把學業放在第一位。
但人總是會向往一些更好的事物,吳善柳一直想去人們心中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去見見世面。殊不知就是這一面改變了他后來所有的人生軌跡。
吳善柳纏著兩個舍友來到了清華校園,眼前的景象給了吳善柳極大的震撼。
這所百年學府處處充滿了文化的氣息,一旁匆匆而過的學子也罷,科研室中忙碌的學者也罷,那份強大美好徹底在吳善柳心中扎了根。
但他更知道自己二戰高考的不易,帶著一絲遺憾離開了清華的校園。
回到北交大的他腦海中清華大學的那抹“倩影”一直揮之不去,甚至干涉到了他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他的狀態也越來越差,直到后來他干脆直接躺平了,不去上課,考試也一塌糊涂。
輔導員發現了他的異常,將他叫到辦公室談話,本想著能夠勸他回頭。
可沒想到吳善柳沖動之下選擇了退學。
執念復讀,清華執念
離開學校的他沒敢將這件事立馬告訴父親,他怕換來的是一頓指責。
但生活還是要繼續,他只能選擇去找工作養活自己。
可在北京這個地界,沒有學歷沒有經驗沒有背景的他,想要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簡直難如登天。
迫不得已,他只能去干一些最基礎的工作,餐廳服務員,工地搬磚工,廠區普工等等,每一個工作都“摧殘”著他四肢不勤的身體。
以往身邊都是“書生”,如今身邊都是些沒有墨水的農民工,這讓他心中的不平感又平添了許多。
這份不平摻雜著那份不甘最終讓他選擇了和家人坦白,并提出了繼續復讀考清華的請求。
得知這一消息的父親并沒有像他想的那樣責怪他,而是繼續支持兒子復讀,他也不愿意讓兒子就這樣“窩囊”地過完這一生。
只是吳善柳未曾料到,備考清華的路途是那么的坎坷漫長。
此時的吳善柳已經25歲,按人生正常軌跡來講,早已經大學畢業了。
但他卻又再度回到了來時的路。
在三個月的緊張備考之后,吳善柳又一次拿到了一份別人看來滿意的答卷,離開校園在社會鍛煉了三年的他沒有忘記那些知識,成功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
但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就這樣他參加了人生中第四次高考,結果還是被北京師范大學給錄取了。
此時的父母已經有所動搖,紛紛勸他放棄考清華,接受現實,安心當個老師就不錯了。
可吳善柳不為所動,又陸續參加了5次高考,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學,按理說和清華齊名的北大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可吳善柳絲毫沒當一回事。
直到2014年,吳善柳參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10次高考,這次的他終于得償所愿,以欽州理科狀元的身份被清華錄取。
當32歲的他拿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已是中年的他哭的像是個十幾歲的孩子。
然而,他還沒有意識到此時他前方的路,充滿的并不是鮮花和掌聲。
高學歷碰壁:人生選擇值否?
有人質疑他,這樣做是為了出名而作秀。
但他直言,沒有一個人會拿自己的前途命運開玩笑。
有人陰謀論,懷疑他是為了給學校考政績,利益驅使他這樣做的。
可吳善柳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收到過任何獎金。
還有一部分人,稱贊他的不易和努力,甚至把他當作自家孩子的典范。
關于這些好壞參半的聲音,漸漸地,吳善柳也都一笑了之。
他滿心歡喜踏進夢寐以求的清華校園,決定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但他和身邊同學的年齡差讓他備受打擊,同齡人已經事業穩定,結婚生子更是讓他心生焦慮。
每天看著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參加各種校園活動,他好似已經和所有人都脫了節。
即便如此,他還是將自己沉浸在學習之中,像海綿一樣吸取著知識。
四年之后,36歲的他順利畢業,拿到了那張閃閃發光的清華畢業證書。
拍畢業照時,同學們在一起探討未來的去處,有人已經拿到了保送名額,有人選擇繼續考研考博,有人遵循家里安排出國留學……
對于他們來說,還有大把的時光去裝飾自己的未來,可對于吳善柳來講,他已經沒有時間去“蹉跎”了。
他拿著高學歷的證書四處尋找工作,本以為清華的學歷會給他增添一絲勝算,卻沒想到自己敗在了年齡上。
相較于同齡人來說,他的學歷不差,但他在工作經驗上卻被同齡人甩了一大截。
無奈之下,吳善柳只能接受現實,離開了人才濟濟的北京。
到最后,他只能進入一所民辦學校做了數學教師,每個月的收入僅僅只有4000元。
而且他的口音和教學方式也讓許多學生都很不適應,教學成績也略有遜色。
這樣的結果和他想象的結局相差甚遠,只是他再也沒有后悔的機會了。
而他現在已經做出了許多改變,也會在課堂上將自己的經歷作為例子告誡學生勇敢追夢。
據說他的月薪也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加到了兩萬塊,也算是給了自己那些年一個交代。
有人說,他是在浪費生命,也有人感覺他太偏執……
但人生處處充滿選擇,或許這份選擇讓他收獲了不一樣的人生經驗。
不得不肯定的是,他這份堅持追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對此,您有何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