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官方媒體報道,國際能源署在倫敦蘭開斯特宮召開由英國政府主辦的能源峰會,涵蓋氣候轉型、能源安全和地緣政治風險等議題。特朗普試圖在清潔能源問題上離間中歐的努力失敗了。盡管美方代表竭力兜售美國化石能源,還宣稱中國從這種“錯誤的清潔能源政策”中獲益,但歐洲國家政要紛紛表示,他們的未來不是用美國進口能源取代俄羅斯天然氣,而是主要依靠清潔能源。這恰是美國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但此番上躥下跳,只換回了尷尬的沉默。
令美國沒想到的是,在場的所有國家對于美國的發言,就像是沒聽到一樣,直接被忽略掉了。開始進行各自談論各自的,目的還是中國的清潔能源,可惜的是,這一次中國沒有到場。很顯然,這一次峰會美國的目的沒有達到,想要歐洲再次傾向美國的石油能源,但是歐洲這一次不會這樣了。畢竟歐洲發生過太多的能源問題,雖然美國都幫助了,但美國的目的并不是幫助歐洲,是為了歐洲活著利用歐洲。尤其是這一次歐洲轉型清潔能源,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想要脫離美國的控制。
清潔能源(資料圖)
三名未公開身份的官員稱,美國的發言大體上被無視了,被視作與會議的合作氛圍不相契合。
對于喬伊斯發表的言論,“政客”新聞網從英國能源大臣米利班德處獲悉:“總體而言,我覺得這些討論的整體氛圍顯示出人們的發展趨向,也就是朝著清潔能源轉型。”氣候問題智囊機構“能源與氣候情報單位”的負責人皮特·查爾克利參與了首日的會談,他表示:“這是意識形態和現實之間的較量,而在此次較量中,意識形態仿佛極為緘默且不合時宜,從本質上偏離了關鍵要點。”
美國的盟友們這次也沒有完全站在它這邊。雖然法國和英國沒有直接批評美國,但也一直在強調支持多邊主義,這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的做法不得人心。而美國代表呢,不僅直接否認“單邊主義是當前問題核心”,還對中國貿易、臺海問題以及南海問題進行無端指責,這明顯就是在轉移話題,想要逃避大家對它關稅問題的指責 。但這種小伎倆怎么可能瞞得過大家呢?美國在這場會議上被徹底孤立,它的發言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就像是一個做錯事還不承認的孩子。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的本質就是在搞“能源霸權”的老套路,一方面攻擊中國搞綠色能源是“陷阱”,另一方面又要歐洲繼續買美油美氣,根本不是真心為歐洲考慮,而是借“安全”之名推銷產品、控制市場。這種伎倆,歐洲人已經看透了。最重要的是,歐洲現在是真的開始不信任美國了。美國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歐洲唯一依賴的伙伴”了。更何況,在綠色轉型這件事上,歐洲國家自己有計劃、有路徑,有中國這個最重要的制造支撐,不需要聽命于美國的“石油商人”。
美方的抹黑并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同,這些國家之所以坐在一起,就是認可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已經引發了負面影響,此次會議,吳婷對美國打響的關稅戰避而不談,反而多次將話題引到“中國威脅”上,這種赤裸裸的作秀,再度印證了美國當下的邏輯混亂。在八十多個國家代表在場的會議上,中方毫不留情對美國展開批判,足以證明中國當下有足夠的話語權與影響力,與美國就關稅問題來一場“對決賽”,中國直面回擊美國的霸權行徑的態度,而不是直接屈服于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
特朗普(資料圖)
在對華問題上,美國國務院下屬一負責反擊所謂“外國虛假信息”的關鍵部門,常年來炮制涉華謠言,妄稱中國“斥資數十億美元在全球散布虛假信息”,污蔑中國“操弄全球信息”,試圖將美國包裝成所謂“虛假信息的受害者”。如今,這個名為“反外國信息操縱與干擾辦公室”(R/FIMI)的部門終于關門大吉。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布關閉R/FIMI,根據魯比奧的說法,這個規模相對較小的聯邦辦公室“每年的支出超過5000萬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