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梁永飛 通訊員 董彥軍) 最是書香能致遠,全民閱讀正當時。書籍是照亮前路的明燈,故事是浸潤心靈的清泉。西安市灞橋區老洞小學開展“書香潤心,家校同行”讀書分享活動,本期,石利軍老師與大家共讀《父母應知的經典教子故事》,一起從古人的智慧與經驗中汲取養分,解鎖教育的真諦,讓傳統故事的光芒,為現代家庭教育指引方向。相信這場共讀之旅,能讓我們在文字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收獲成長!
做人做事要勤謹
—— 朱熹教子家訓
朱熹,我國南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作出過十分突出的貢獻,尤其在家庭教育方面。他的教育方法被后人稱為"朱子家訓"。
大家從"學習"和"交友"兩方面學習朱熹教育孩子的智慧。
學習要"勤"
朱熹認為,在學習上要"勤"。方法是:
一、"記":即讀書的時候,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要隨時用本記下來,以便日后向老師請教,不能放過任何問題。
二、"思":讀書就要多思考,請教老師或其他人弄明白問題之后,仍要"思省切要之言"。
三、"抄":見到好文章、好句段,就要摘錄下來。
四、"勤":要勤奮。督促孩子勤學不掇,不斷進步,潛力無限。
交友要"謹"
朱熹認為,孩子在交友上要"謹"。想要做到"謹"就必須:
一、"謙":凡事謙恭,不得盛氣凌人,自以為是。
二、"擇":交朋友時,一定要謹慎擇交,不可濫交。
朱熹說,待人講究誠信,能直言不諱指出自己缺點、過失的,一定是好朋友;阿諛奉承、說話輕佻、傲慢猥褻,教人干壞事的,堅決不能交。
朱熹不僅是這樣教育孩子的,自己也是這樣以身作則的,他的教子方法就是依自己的體會總結的。雖然時間過去了上千年,但朱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仍有很多可以借鑒學習之處。
各位家長朋友,朱熹教子的故事蘊含古人育子智慧,既有言傳身教的典范,也有因材施教的啟示。希望通過分享,能為大家帶來啟發,讓大家共同探索更溫暖、更科學的家庭教育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