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美談判問題,中國商務部給出最新回應,4個字表明態度,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要和中方談判,那么這2個前提條件必須滿足,否則免談。中方的最新回應是什么?2個前提條件又是什么呢?
中美關稅戰已經打滿一個月,按照白宮幕僚團隊的預期,中方在不斷增加的高昂關稅面前很快就會妥協。但讓特朗普政府沒想到的是,中方的對等反制堪稱快準狠,僅僅兩周時間美國就落入下風。于是特朗普轉變思路,對75個國家許諾90天“關稅豁免”,通過利誘的方式拉攏各國在地緣上孤立中方,然而包括日本這個“鐵桿盟友”在內沒有一個國家響應。
不得已之下,特朗普只能假意向中方讓步,近段時間接受媒體采訪時高調宣稱,中美已經開始接觸,很快就能達成會議,并且是中國主動要求談判等等。然而謊言終究是謊言,據環球網援引玉淵譚天消息,特朗普有關中美談判的言論均為假消息,反而是美國不斷在私下派人聯系中方,希望能夠就關稅戰展開談判,但中方均沒有做出回應。
新華社5月2日報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高層通過多種渠道向中方傳達信號,希望和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
“正在評估”這4個字不僅再次佐證了特朗普近期不斷散播假消息的事實,也直觀亮明了中方的態度。畢竟關稅戰不是中國挑起的,特朗普想打就打,想停就停,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商務部發言人明確強調,在取消單邊加稅的問題上,美方想談就必須拿出誠意和實際行動,一味的脅迫訛詐,中國不吃這一套。
至于美國需要拿出什么誠意,外界認為無非兩個方面。
首先,特朗普需要重建中美政治互信。早在特朗普上一任期,他就已經對中國掀起過貿易戰,最終以兩敗俱傷的局面收場。雖然中間穿插了一屆拜登政府,兩人執政立場也有所差別,但遏制中國的目的還是殊途同歸,所以中美之間缺乏最基本的政治互信,甚至軍方高層對話都斷層了很長一段時間。
此次特朗普重返白宮,但是“退群”、“朝令夕改”這些舉動卻并未停止,此次關稅戰完全就是“貿易戰2.0”版本。如果特朗普無法讓中國相信他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和中國坐下來談談,那么特朗普想要的臺階中方就一直不會給,畢竟現在求人的不是中國,而是已經快扛不住壓力的特朗普。
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去年萎縮0.3%,恰逢特朗普執政100天,這一遠超市場預估的糟糕數據都讓特朗普臉色難看。而GDP下跌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美企和消費者信心下滑,雖然特朗普將這一問題歸咎到特朗普身上,但美國民眾對此并不買賬,這一點從特朗普在經濟政策上的支持率僅有36%就能看看出,再加上農業、原油、制造業等多領域的嚴重損失,促使特朗普不得不主動喊話中國談判。
其次,訴求不同,無法達成共識。特朗普打響關稅戰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踐行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承諾,而美國經濟每況愈下,制造業百廢待興,債務問題更是一塌糊涂,偏偏特朗普還是個急性子商人,他不打算勵精圖治改革美國內部,也不想和對外良性競爭,那么讓美國偉大的唯一辦法就只有兩個字---掠奪。
制造業是國家崛起根本,特朗普想要重鑄榮光就必須擊垮中國這個制造業強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地位,所以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出手,砍掉中國對外出口的重要航道;打響關稅戰,讓中國對美國這個最大出口國妥協;拉攏全球西方盟友,對中國搞地緣孤立并切斷和中國貿易聯系,引導全球資本回流美國建廠,制造業轉移必然會快速實現。
然而這已經觸碰到了中國的底線和國家崛起根基,既然沒得談,那就打,打到特朗普清醒為止。但是從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顯然沒有完全清醒,不斷給美國民眾“洗腦”,炒作中國現在的日子不好過,美國已經站在勝利的邊緣等等。而中國想要談判環境,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共贏的基礎上,少一樣都沒有坐下來對話的必要。
關稅戰是影響全球經濟的重大事件,中國也不愿意這種局面持續下去,現在特朗普想談,那么中方就給他談判必要的兩個前提條件,如果能做到,那么中美談判隨時都能開始;如果做不到,那么中方的態度也可以總結為4個字,那就是“奉陪到底”,希望特朗普好自為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