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印度媒體《新德里電視臺》(NDTV)5月6日的報道,印度馬上要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民防安全演習,顯然把印巴之間的緊急情況拉升到戰爭邊緣狀態。要知道,上次印度進行類似的演習,還是在1971年。只不過,印巴之間現在只是地面上小規模交火不斷,但遠遠沒有達到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刻,那印度為何要拉動如此高級別的民防安全演習呢?
主要還是印度近期吃虧較多。印巴之間發生了空中交鋒,而且印軍最精銳的“陣風”戰機落敗了。根據巴基斯坦媒體的報道,在2025年4月30日夜間,印度空軍的4架“陣風”戰機試圖挑釁,被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戰斗機利用電子戰擊敗,最終大敗而逃。
只不過,印度不想承認失敗,在殲-10大敗陣風后,印度方面宣布迎來兩大“強援”。
首先,薩博印度公司向印軍交付AT4反裝甲武器系統,這是根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公布的消息。但是,這次軍售交付并非突然采購,只是根據合同按計劃交付。早在2022年1月份,瑞典薩博公司就獲得向印度出口AT4反裝甲武器系統采購合同,如今是正式開始交付工作。在時隔三年多后,開始交付實際裝備,確實算不上多快。
印度為瑞典薩博公司“古斯塔夫”無后坐力炮老用戶,如今又訂了新款,所謂的AT4CS AST型號,專為密閉空間作戰而設計,可以在建筑物、掩體和其他城市環境中使用,采用串聯戰斗部,具有破甲或爆破兩種模式,適合在城市環境中使用,對于印巴沖突相當適用。
印巴主要的戰場可能為克什米爾,屬于山地,對于裝甲部隊的使用有不小的限制,適合步兵作戰,輕型裝備就顯得相當重要,“古斯塔夫”無后坐力炮幾乎就是為山地作戰而生,故而其地位相當重要,所以實際交付確實有一定“提氣”的效果。
俄制導彈也交付了。根據印度媒體《印度TV在線》在2025年5月4日的報道,俄羅斯將上百枚Igla-S防空導彈交付給印度陸軍,這是俄羅斯向印度陸軍交付的最新一批Igla-S導彈,中文譯為,針-S防空導彈,為單兵防空導彈,在印度陸軍的防空作戰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如今這些導彈交付印度陸軍的防空部隊,并部署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針對性高。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多山地,為使用單兵防空導彈伏擊空中目標提供了方便。一旦發生沖突,將對巴基斯坦的戰機、直升機和無人機構成不小的威懾。
印度媒體將俄制防空導彈系統的交付,視為“俄羅斯對印度的支持”,這真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支持印度總理莫迪對巴基斯坦動武?實際情況遠非如此。
這次交付也并非突然交付,而是早已簽訂的合同,所謂“根據印度緊急采購權力授權簽訂的合同的一部分”。更不是印巴關系緊張后,才開始交付,而是在幾周前就交付了,只是如今才被印媒報道出來,明顯現在存在刻意制造“俄羅斯支持印度”的假象。
俄羅斯沒有支持印度使用武力的意思,也一直表達得相當清楚。根據俄羅斯媒體《衛星通信社》的報道,在2025年5月3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與印度外長蘇杰生通電話時,呼吁印巴通過雙方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分歧。隨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方關注印巴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對該地區目前形勢表示高度擔憂。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5年5月5日,與印度總理莫迪在電話交談中,再次對帕哈爾加姆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表示誠摯慰問,但也只是強調俄印兩國關系的戰略性質,所謂“不受外部影響,并將繼續在各個方向上蓬勃發展?!钡?,普京沒有講任何支持印度采取軍事行動進行報復的說辭,也沒有任何對巴基斯坦指責或批評的態度。
不管從哪個角度說,普京不可能支持印度開戰。目前俄羅斯自己都是自顧不暇,俄羅斯已陷入俄烏戰爭之中,將全部精力花到對烏克蘭的作戰。2024年底時,敘利亞發生巨變,一直受俄羅斯支持的巴沙爾下臺,俄羅斯都一直在束手旁觀;如今更不可能有心插手印巴之爭,勸和才是俄羅斯能做的事情。
與印度的軍火交易,并不能視為俄羅斯在表達某種態度,俄羅斯一直為印度的主要軍火供應國,每年都會向印度交付大量軍火,在俄烏戰爭背景下,俄羅斯仍可以交付部分軍火,這只能證明俄羅斯的軍工生產能力還是有余力,產能還是在上升。
不管誰向印度交付什么樣的軍火,以及數量多少,對于目前的印巴局勢都產生不了太大的影響?,F在印度只是想給動武找個借口,更要編造“印度若實施軍事行動有多國支持”的形象,實則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國家公開支持印度采取軍事行動,勸說印巴止戰才是真正的主流,只有印度自己一心想動手,破壞和平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