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幾年國內的生態環境惡化的太厲害,導致野生水族的數量減少了非常多,特別是野生龜鱉的數量,有好多本土龜鱉都被列為了保護動物。曾經在長江、黃河等主要水系中常見的大型龜鱉,如今也難覓蹤跡??墒窃?023年3月,有網友說在長沙的梅溪湖中發現了一只有幾十斤重的野生大鱉,它在水里面就像一張小桌子那么大。
住在附近的劉女士說她幾乎每天都會來湖邊散步,對這里的生態環境十分熟悉。平時能看到不少野生魚,但這么大的鱉真是頭一回見。甲魚的生長速度是非常慢的,十斤以上的甲魚通常需要生長十幾年,而這只幾十斤的巨鱉,它的年齡很可能已經超過上百歲了。
不過,龜鱉天性機警,稍有風吹草動便會迅速潛入深水區躲避,但這只巨鱉卻很淡定,不僅長時間浮在水面,看到有人來了也沒有任何反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隨著岸邊聚集的市民越來越多,大家很快就發現了異常,原來它已經死了,怪不得大家圍觀它,它也沒有任何反應。從外觀來看,它的尸體依然完好,龜殼上沒有明顯的傷痕,死亡時間應該不長。
劉女士說真是太可惜了,它能長到這么大實在不容易。老人們常說龜鱉越年長越有靈性,這只巨鱉至少活了幾十年了,可以說是梅溪湖的甲魚王。要是它還活著,肯定可以成為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從生態價值來看,這種大體型的甲魚對生態確實很重要。甲魚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掠食者之一,能夠幫助控制魚蝦數量,避免它們出現過度繁殖,從而維持水域生態平衡。同時,它們對環境變化也很敏感,往往被視為水質健康的指示物種。這只巨鱉的死亡,更可能預示著湖中某些生態環節出現了問題,到底是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呢?
梅溪湖作為長沙市重點打造的生態景觀項目,相關部門每周都會對水質進行檢測,因此它不存在水質惡化的問題。而當地網友則認為這只巨鱉的死應該和電魚有關,雖然梅溪湖明令禁止電魚,但由于水域面積廣闊并且夜間監管難度大,時常有非法電魚現象發生。
類似的事件并不是首次發生了,去年在江蘇駱馬湖曾發現一只重達56斤巨鱉的尸體,經專家現場分析后,認為它是在夜間被電魚船給電死的。大型龜鱉對電擊特別敏感,即使它不是電魚人的直接目標,也很容易被擴散到水中的電流擊中后死亡。
當然,電魚并不是導致這只巨鱉死亡的唯一可能,作為在城市中心的人工湖,梅溪湖周邊經常有市民進行放生活動,這只巨鱉很可能是被人為放生到這里的。很多被放生的龜鱉往往來自于穩定的人工養殖環境,它們長期依賴投喂,在突然進入自然水域后,會面臨難以適應環境的問題。
另外,放生過程中的不當操作,比如在運輸過程中導致它們受傷或長時間缺氧,會導致它們的活性大大下降,最終在放生之后逐漸衰弱死亡。由此可見,放生行為必須建立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否則不僅無法達到積德行善的目的,反而會變成殺害生命。
總之,這只梅溪湖巨鱉的死亡,不僅是一個生命的消逝,更是對整個城市生態系統的一次沉重警示。它的離去,反映出我國野生龜鱉種群在生存上要面對太多的威脅。作為水域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大型龜鱉的消失往往意味著整個食物鏈的失衡,造成的影響可能遠超我們的想象。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行動起來,保護好這些稀有的巨鱉,不要讓類似的悲劇再次重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