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有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經地義的準則,是為人的根本。民間常說“人在做,天在看”,這話看似帶著幾分宿命論,實則是老祖宗留下的處世箴言。
人活一世,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肆意妄為。尤其是這三件事,一旦觸碰,就像給自己埋下了“定時炸彈”,遲早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第一,不做不孝子孫,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待”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這份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可現實中,總有一些人把壞脾氣留給最親的人,對父母的關心充耳不聞,甚至為了錢財對老人惡語相向。《論語》里講:“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不僅是給父母吃飽穿暖,更要從心底敬重他們。我見過村里有個發了財的人,在外面風光無限,卻把老母親丟在破舊老屋,最后母親離世,他連最后一面都沒見到,只能在葬禮上痛哭流涕。這正應了那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等到后悔時,一切都晚了。不孝之人,就算賺得金山銀山,也會被人戳脊梁骨,良心一輩子不得安寧。
第二,不背叛婚姻,別讓“糟糠之妻不下堂”成空話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婚姻是一輩子的承諾,可有些人稍有成就,就忘了陪自己吃苦的另一半,在外面沾花惹草。陳世美拋妻棄子的故事流傳千年,就是在警示后人背叛婚姻的下場。古人云:“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既然選擇攜手一生,就該守住底線。老家有對夫妻,丈夫創業成功后和女秘書搞曖昧,妻子默默收集證據,最后離婚時讓他凈身出戶。曾經的生意伙伴聽說他人品有問題,紛紛斷了合作,事業一落千丈。背叛婚姻的人,不僅傷了最親近的人,也會失去別人的信任,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這就是報應。
第三,不欺辱弱小,小心“多行不義必自斃”
“強者不欺弱,富者不侮貧。”可總有一些人,覺得自己有點權勢就高人一等,對弱小者頤指氣使。《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人要有同理心,不能恃強凌弱。新聞里曾報道過一個小混混,專挑流浪老人、殘疾人下手,搶奪他們的財物。最后被警方抓獲,不僅要面臨法律制裁,他的惡行曝光后,親戚朋友都與他劃清界限。這就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欺負弱小看似能滿足一時的虛榮,實則是在給自己挖坑。等到報應來臨,再后悔也來不及了。
“人在做,天在看”,這個“天”,就是人心,是世道的公道。不管你多有本事,只要做了虧心事,就別想心安理得。守住這三條底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對社會負責。老祖宗的話,歷經千年還在流傳,就是因為其中藏著做人的大智慧,信它,準沒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