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無盡藏藝術主理人孟子初:在浮躁的藝術市場中堅守傳承與責任
記者:孟院長,作為資深媒體人轉型的藝術管理者,您如何看待當下藝術市場的生態?
孟子初:今天的市場充斥著商業化的浮躁,學術標準模糊,審美同質化嚴重。許多展覽需要層層報備,但審查者未必真正理解藝術的價值。更令人擔憂的是,大眾對藝術的認知有限,真正懂得收藏的人寥寥無幾。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堅守藝術的本質——只做具備傳承價值的書畫,對藏家和藝術家負責。
記者:您提到“傳承價值”,如何定義一件作品是否具備這樣的特質?
孟子初:傳承價值體現在作品的精神內核,作品必須具有獨特的藝術語言,而非盲目迎合市場。我們合作的藝術家,無論是傳統還是當代,都必須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和審美追求。
記者:無盡藏藝術研究院成立31年,您策劃了數十場展覽,出版了近百本作品集。在商業化浪潮中,如何平衡學術與市場?
孟子初:真正的藝術市場應該建立在學術基礎上。我們不會為了短期利益去炒作某位藝術家,而是通過系統的研究、展覽和出版,讓市場看到他們的長期價值。比如無盡藏90年代做的海外華人藝術家系列以及后期的高僧系列,都有學術研究價值,毫不夸張的講,是后世研究這個時期作品的重要參考。
記者:作為藝術市場的橋梁,您對書畫經紀人的角色有何看法?
孟子初:書畫經紀人不應只是“中間商”,而應是藝術價值的發現者和守護者。目前市場上的經紀人主要有三類:
1. 學術型經紀人——他們深入研究藝術史,挖掘有潛力的藝術家,并通過策展、出版等方式提升其學術地位。這類經紀人往往與美術館、學術機構合作,注重長期價值而非短期炒作。
2. 市場型經紀人——他們擅長運作拍賣、私人洽購,甚至利用“托價”手段抬高作品價格。這種方式雖然能快速變現,但容易導致市場泡沫,最終傷害藝術家和藏家的信任。
3. 資源型經紀人——他們依賴政商關系,通過人脈推動藝術家進入高端收藏圈。這類經紀人往往能迅速捧紅一位畫家,但如果缺乏學術支撐,最終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我認為,理想的經紀人應該兼具學術眼光和市場敏銳度,既懂得藝術的價值,又了解藏家的需求。
記者:那您如何看待當前書畫市場的“炒作”現象?
孟子初:炒作是藝術市場最大的毒瘤。有些經紀人為了短期利益,不惜制造虛假拍賣紀錄、雇傭“托兒”哄抬價格,甚至讓藝術家批量生產低質量作品。這種做法不僅損害市場健康,也讓真正有才華的藝術家難以脫穎而出。
真正的經紀人應該像伯樂,發現千里馬,而不是把劣馬包裝成“天價馬”。我們無盡藏合作的藝術家,必須經過嚴格的學術評估和市場測試,確保他們的作品經得起時間考驗。
記者:您對年輕藝術家和新興藏家有什么建議?
孟子初:對藝術家來說,應該保持獨立思考,不要被市場裹挾。真正的藝術需要沉淀,而不是盲目迎合潮流。
對藏家說,先學習,再收藏。真正的收藏是文化的傳承,而非投機。可以通過專業經紀人、藝術顧問的指導,逐步建立自己的收藏體系。
記者:作為孟子后裔,您的家族背景是否影響了您的藝術理念?
孟子初:當然。孟子的“浩然之氣”強調內在修養與外在表達的合一,這與藝術創作相通。我們孟子文化研究會和孟子書畫院每年舉辦的中華母親文化節系列活動,也讓我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對當代社會的滋養。藝術不僅是商品,更是文明的載體。我們的責任,就是讓真正有價值的作品不被淹沒在市場的喧囂中。
記者采訪手記:孟子初的堅持讓人想起蘇軾的“無盡藏”——藝術的精神財富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在浮躁的市場中,她的理念如同一股清流,為藝術與收藏指明了更長遠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