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岳麓書社推出近代史學者譚伯牛代表作《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二十周年增訂紀念版。本書自2004年首版以來,持續暢銷二十年,被羅振宇、馮唐、張鳴等學者譽為“晚清軍政研究的標桿之作”。此次增訂版新增補記、修訂注釋,補充彩插與史料考據,以更嚴謹的學術態度與更精煉的文字,再現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晚清名臣的決策智慧與權謀博弈,為讀者提供理解太平天國戰爭的全新視角。
△岳麓書社推出近代史學者譚伯牛代表作《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二十周年增訂紀念版。
本書突破“英雄史觀”,以個案串聯晚清軍政生態。除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核心人物外,作者還聚焦“著名劣幕”李元度、“暴富九帥”曾國荃等爭議角色,還原歷史人物的復雜性。在“曾九暴富傳說”一整章中,譚伯牛通過比對湘軍糧臺賬冊與清宮檔案,考證曾國荃在天京劫掠傳聞的真相。書中指出,所謂“圣庫金銀”多為民間附會,曾國荃的財富積累實則源于湘軍“厘金”制度的合法分成。此外,作者以“蘇州殺降”事件為切入點,剖析李鴻章從儒生到權臣的蛻變,揭示其“以辣手行仁政”的務實哲學。
譚伯牛延續“杜絕戲說,言必有據”的寫作原則,全書七章皆以史料為基,輔以文學化敘事。例如“祺祥故事”一章,作者通過對比《清實錄》與私人筆記,還原辛酉政變中肅順與兩宮太后的權力角力。書中引用慈安“流離羈旅,何用看席”的實錄對話,生動呈現逃亡熱河途中后妃與權臣的微妙關系,亦點出肅順“贊畫供應”卻招致殺身之禍的政治悲劇。
△岳麓書社推出近代史學者譚伯牛代表作《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二十周年增訂紀念版。
本次增訂版特別新增彩插14頁,包括湘軍作戰圖及重要湘軍將領肖像圖。內文采用純質紙,鎖線精裝工藝,內外雙封,兼顧閱讀體驗與收藏價值。
《戰天京》自初版以來,始終是近代史領域的暢銷經典。羅振宇評價其“揭示了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的心法”,馮唐稱“譚伯牛秉承司馬遷衣缽,以文學筆法寫嚴肅歷史”,張鳴則贊譽“翻開書頁便不由陷入歷史風云”。此次增訂版進一步強化考據,書中以湘軍購置西洋火炮、李鴻章等人創辦近代工業等事例,展現傳統士人在中外劇變下的應對策略。作者認為,晚清人物在中西碰撞中形成的經驗,如協調內外關系、引入先進技術等,對理解歷史轉折期的決策邏輯具有參考意義。正如自序所述,通過考察時人在困境中的選擇,可更深刻把握新舊交替時代的內在脈絡。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