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周的北京曲劇優秀劇目展演5月6日晚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閉幕。《九重闕》《永生花》《文天祥與忽必烈》《少年天子》《離婚》五部展演劇目,既有歷史題材的宏大敘事,也有市井生活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北京曲劇“京腔京韻”的獨特魅力。
《九重闕》劇照。(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據主辦方北京市曲劇團介紹,展演劇目中,《九重闕》演繹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人生四季,《永生花》以一對同病相憐的男女剖析當代婚姻的肌理,《文天祥與忽必烈》講述文天祥拒絕忽必烈勸降作《正氣歌》的壯烈成仁,《少年天子》以順治帝的宮廷風云折射權力與情感的博弈,《離婚》將老舍筆下的“北平話”轉化為“數唱”“南城調”。
《文天祥與忽必烈》劇照。(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北京曲劇由北京流行的單弦牌子曲發展而來,融合了琴書、大鼓等聲腔,是唯一在北京誕生的地方劇種,也是唯一一個屬于北京自己的地方劇種。1952年,以老舍創作的《柳樹井》為標志,北京曲劇正式誕生。
《離婚》劇照。(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北京市曲劇團團長崔迪說,此次展演遴選的五個劇目從題材選擇到藝術呈現,都遵循從活態傳承到多維創新的劇種發展新路徑,既筑牢北京曲劇作為北京地方戲的“京味特質”,又展現了“守正不守舊、創新不離根”的創新思路,力求讓傳統戲曲與年輕觀眾同頻。(記者白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