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了解傳統文化,都是一生繞不開的功課。史學大家呂思勉、文學大師朱自清、藝術大師李叔同、翻譯大師傅雷……其中任何一個名字單拎出來,都如雷貫耳,令人高山仰止。今天這套書是《民國大師通識課》 (四冊) 。
*本文為廣告,內容由供應方提供。
文學、歷史、思想、藝術常識,全部濃縮在一套書里。
商城優惠¥99
《民國大師通識課》全套4冊,包含:
暢銷50年,貫通上下5000年的——《呂思勉講中國歷史》。
從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三大歷史分期,講述從秦朝統一,到清末政局橫跨2000年的華夏歷史脈絡。
中華民族從何處來?
中國的疆域版圖,在歷史上是怎么變化的?
中國的佛教有何特色?
全部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讓小白讀者也能讀得明白,記得輕松。
被沈從文、郁達夫、葉圣陶等諸多大師盛贊的——《朱自清講詩歌文藝》。
全書41篇,包含:
游賞中外名跡的旅行隨筆:
每一篇都像一場夏日電影,隨性自然,又充滿詩意情趣。
記述妻子、父親、兒女、房東的生活隨筆:
既有風花雪月的浪漫美景,又有瑣碎生活的凌亂日常。
深夜看到此處,真的只恨不能有塊完整時間,一口氣讀完。每一篇都寫得平實淡雅,樸素真摯。
談說話、做人、聊天、送禮、抽煙的人生感悟;
每一篇文字,有典故,有故事,有觀點,文辭優美,哲思遍布,為人處事的諸多困惑,都能在這里得到解答。
更有盛名在外,了解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不可不讀的《經典常談》:
了解中國藝術的入門之作——《李叔同談中國藝術》。
藝術大師李叔同,從繪畫、書法、篆刻、音樂、文學等方面,解讀中國藝術的美學精髓。
有書法的歷史、審美解讀,還有關于如何學習寫字的實操方法,
看書的過程,處處感慨:李叔同先生真是學識淵博,一生精彩!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書末還有先生的白話詩歌,情感激蕩,文辭優美,閑來讀上一首,真的是身心愉悅,如沐春風。
被讀者評為“很好讀的西方藝術啟蒙讀本”——《傅雷說西方藝術》。
羅丹的雕塑、達·芬奇的人物畫、盧梭的風景畫......都在他的筆下,變成一個個鮮活有趣的故事。
看完這本書,再去逛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你的知識儲備已經超過大部分游客。
全套四本書,涵蓋:文學、繪畫、書法、詩詞、哲學、音樂、歷史。
從中西繪畫的不同,講到中國人的請客、送禮講究
從秦漢文化、政治,講到晚清政局、中日戰爭。
涉及專業術語,文末增加編者注,幫助讀者,無障礙閱讀。
書中還增加人物、朝代信息表,輔助讀者溫故、復習。
更讓人心動的是,它的絕美顏值!
市面上罕見配有名家插圖的民國大師讀本。
從仇英的《上林圖》,到董其昌的《荊溪招隱圖》;
從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圖》,到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一應收錄。
雙脊鎖線裝幀,平鋪180度閱讀無障礙,賞畫看字閱讀體驗超舒適。
全彩高清印刷,就好像把美術館的畫搬回家!
閱讀體驗簡直太雅致。
每一本書,搭配超長精美拉頁,每一幅都美得可以直接裝裱成畫!擺放書桌品位拉滿。
價格更是無敵給力!
全套4本,全彩刷邊典藏,函套禮盒裝,送人更是拿得出手的一份文化厚禮!
所有內容2025全新修訂。
我們給大家爭取到限量500的刷邊現貨,全套到手僅需99元。
大人讀,修平和心境,悟成事之道。
孩子讀,啟蒙文學、藝術、歷史,一次性構建通識素養。
商城優惠¥99
給中國家庭的通識入門課
權威專業、通俗好讀
民國的文字,很多人好像有個固有印象,覺得難讀。
但閱讀這套書,你就知道這完全是個誤會!
就拿《呂思勉講中國歷史》來說,他把春秋戰國比作“公司兼并”。
把黃帝在歷史中的地位,比作偶像。
把社會的變遷,比作演劇一般,劇情屢變,演員屢換,而舞臺總是相同。
用他的學生錢穆的話說:
呂思勉老師在講臺上來往行走,口中卻娓娓不斷。沒有一句閑言,旁語摻入。小黑板上落筆紛紛,聽者如身臨其境,永生不忘。
再拿《傅雷說西方藝術》來說,諸多課本上的藝術大師,在他筆下都“活”了過來。
他講達·芬奇,雖然他的名字被大眾熟知,是因為他出色的繪畫才能,但在他給法國大公寫的信里,
他極度自信地自薦,說:
他有方法造輕便的橋,追逐敵軍;有方法造堅固的橋,不怕敵人轟炸;會造架載大炮的鐵甲車,可以沖入敵陣......
在那封信里,他花很大的筆墨,去強調自己工程師的能力,并反復強調自己是一個“知道許多秘密的人”。
而對自己的繪畫和雕塑才能,則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幾句。
傅雷直言:
達·芬奇是個怪才,因為覺得自己知道很多秘密,深怕有人偷竊,所以他的許多手稿都是反寫的,從右面到左面,須用鏡子反映才能讀。
看到這個解讀,才知道為什么在巴黎、倫敦看到的那些手跡,根本看不懂。
大家有計劃要出國逛博物館的,強烈建議先把傅雷這本書好好一讀。
接下來,想重點說說《朱自清談詩歌文藝》。
他對語言的把控,讓你常常忍不住直呼:“文字天才!”
比如,他形容秦淮河的水,厚而不膩。
形容人的長頭發,用啰哩啰嗦。
哈哈,這個形容雖然不好聽,但真的他一說,你就馬上腦海能想象出他要傳達的那個畫面。
再拿他寫的《松堂游記》的開篇舉例:
去年夏天,我們和s君夫婦在松堂住了三日。
難得這三日的閑,我們約好了什么事都不管,只玩兒。也帶了兩本書,卻只是預備閑得真沒辦法時消遣的。
出發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頗為悵悵,難道天公這么不作美嗎!第二天清早,一看卻是個大晴天。
上了車,一路樹木帶著宿雨,綠得發亮,地下......
很簡單的文字,卻一下就把人帶到他筆下的人物里。
朱自清寫游記散文一流,寫議論文,也是一流。
比如在《論東西》里,他寫:
在那中國讀書人向來不大在乎東西。
“家徒四壁”不失為書生本色,做了官得“兩袖清風”才算好官;
愛積聚東西的只是俗人和貪吏,大家是看不起的。這種不在乎東西可以叫清德。
看他的文章,你能從文辭、結構、立意、思想上,真切感受什么是大師手筆!
用葉圣陶的話說:朱自清寫任何東西,都能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
一句話,這不只是一套文化通識啟蒙讀本,更是一座品位高雅的精神后花園。
孩子讀,了解中國歷史,入門中西方藝術,順便積累文學素養。
成年人作為消遣讀,隨手抽一本讀上幾個主題,充實自己,愉悅性情,調味生活。
商城優惠¥99
凝聚國學宗師畢生心血
讀一頁,而受益一生
出版社郵寄新書到手,向來翻開兩頁,就再讀不下去的。這套書卻越看越喜歡。
除了好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內容真的太豐富了。
呂思勉講中國歷史、李叔同講中國藝術、傅雷講西方藝術、朱自清講文學……
每本書都稱得上,一部內涵豐富的文化大百科。
比如,李叔同的《國畫淺談》。
洋洋灑灑幾千字,講完從兩漢、隋唐,到宋元明,橫跨2000年的繪畫史。
《五大書體及流派》一文,梳理清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隸書、楷書、草書、行書,3000年書法史。
不僅有中國繪畫、書法的解讀,更有西方文學、樂器的涉獵。
閱讀的過程,真的無時無刻不在感嘆:弘一法師的藝術造詣,簡直就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
《呂思勉講中國歷史》更是一部包羅文化、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學術、宗教的中華文明史。
蒙古的興起,為什么讓歐、亞兩洲,都大受震撼?
契丹曾強盛一時,為什么滅亡速度如此之快?
宋朝那么富裕,為什么人民卻很困苦?
全部通過一個個有史料支撐的歷史故事,給我們講得清晰明了。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還能學習史學大家對歷史規律、人生命運的總結、感悟,比如:
天下事,壞的是想僥幸。
軍人跋扈,是紊亂政治的根本,亦是引起外患的原因。
天下無論什么事,不可受社會上過分的崇信,崇信得過分,其本身就要成為罪惡。
除了知識性的豐富,閱讀大師的作品,
也是感受那個群星閃耀的時代里,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涵養。
當讀到朱自清筆下《我所見的葉圣陶》,你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那一代知識分子在低谷處互相鼓勵,艱險處互相攙扶的摯友情誼。
《兒女》一篇中,朱自清懺悔自己,從前是個不成材的父親。
你也能在他的文章里,看到那些課本上的“大人物”在瑣碎家庭里的模樣,比如:
豐子愷,常常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
葉圣陶,寡言而和藹,很愛他的家。
胡適,則說“偉大的人物,都是不結婚的”。
讀他悼念亡妻的《給亡婦》,更是讓人潸然淚下,
通篇不見“愛”字,卻藏著半生未能說出口的“對不住”。
就像一位讀者說的,在民國大師的筆下,無一字為虛為妄。
學術上嚴謹客觀,才情上恣意汪洋,人格上自由獨立,閱讀他們的文字,不只是在學知識,更是在學做人,悟人生。
如果你也希望通過一套書,提升全家人的文化素養,這套凝聚了四位泰山北斗畢生思想結晶的書,一定不要錯過。
當你翻開它的第一頁,就會知道什么是大師手筆,令人高山仰止。
全彩高清插圖,限量典藏刷邊
僅限1000套,售完無補
這套書根據內容,搭配歷史名家畫作,讓閱讀體驗變得安逸、雅致。
比如,講到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會配上仇英的《揭缽圖》;
講到宋代的文藝生活,會配上《韓熙載夜宴圖》的摹本圖;
講到達·芬奇的繪畫才能時,還會配上他精妙絕倫的素描草圖。
圖文并茂,宜讀宜賞,學知識的同時,也提升美育。
每本書,搭配精美大拉頁,直接裝裱成畫放在書桌,也是一道典雅古樸的風景線。
全彩印刷,所有配圖,高清復刻原作肌理,視覺體驗太驚艷了。
高級鎖線裝訂,輕松180°攤開閱讀。
排版清新,留白充足,久讀不累。
2025全新修訂上市,函套禮盒,送人珍藏,有心意又顯品位。
只要99元就能入。
商城優惠¥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