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宣告停產的撕拉片,近日在鞠婧祎、虞書欣、張凌赫等明星的曬照帶動下,憑借“拍一張少一張”的稀缺標簽,再度走紅網絡。
眾多明星拍攝撕拉片
海報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濟南有部分照相館可承接拍攝撕拉片的業務,一張相片的要價普遍在300元左右,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認為其價格過高。
撕拉片,顧名思義就是拍攝后需要撕、拉才能看到成品的照片。撕拉片像復雜版的拍立得,拍完照之后不會自動吐相紙,需要手動把相紙抽出,等待一段顯影時間后再把它揭開,得到一張濕乎乎的負片,以及一張照片,這就是撕拉片。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也是一種“開盲盒”。
“撕拉片有復古的感覺。因為‘強曝光’,鏡頭里的人物顯得膚白又清透,具有不一樣的美感。”五一假期,濟南大三學生小白約了一家拍攝工作室拍撕拉片,拍攝效果讓她滿意。“很多明星都在拍,我也想試試,同樣也是紀念自己的青春時光。”小白說。
“拍一張299元,包括一張撕拉片和一個12寸相框,目前有不少年輕人來咨詢。”濟南一家照相館的工作人員沈女士告訴記者,貴的原因在于撕拉片的膠片相紙早已停產,現在店里供應的相紙均為以前的囤貨,數量并不算多。
濟南一家照相館可提供撕拉片拍攝服務
記者了解到,由于撕拉片主要廠家寶麗來和富士分別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產,目前市面上的撕拉片相紙主要來源于囤貨和二手平臺。
由于未開封的彩色膠片相紙保質期約為2-3年,黑白膠片相紙保質期約為3-5年,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所有撕拉片相紙都已經過期。因此撕拉片也被稱為“拍一張少一張”的照片,這也意味著,部分撕拉片存在不能穩定出片的情況。
沈女士坦言:“多數客戶明確要求使用明星同款膠片,即使在拍攝前告知他們,過期膠片可能存在顯影不均的風險,仍有顧客愿意繼續拍攝。”
以一次性成像為賣點的撕拉片,和拍立得一樣是即時出片,市場拍攝價格卻高出不少。
記者在閑魚搜索發現,富士FP-3000B黑白撕拉片一盒十張約550元,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根據生產日期、批次差異,一盒價格從1599元至2150元不等,幾乎所有商品都標注了“不保證100%出片成像”“不退不換”。
二手交易平臺上,撕拉片相紙根據生產年份的不同,售價也不相同
有網友曬出淘寶購買記錄,2018年,一盒富士FP-100C相紙約為200元,2022年價格為300元至500元。據了解,在停產前,一盒相紙售價大約在七十元。
撕拉片的高價也與線下攝影工作室有關。如果自己購買撕拉片,價格遠遠低于前者。“不同年份,價格也會不一樣,我有一盒是800元,也有300元、240元的。”一位攝像愛好者舉例說,每一盒有十張撕拉片,平均下來,一張撕拉片的價格最高為80元,最低為24元,比攝影工作室的價格低了十倍。
社交平臺上關于撕拉片的相關話題
“撕拉片爆火的最大原因是明星同款,網紅跟風。”沈女士直言。由于明星和網紅的熱捧,撕拉片的熱度一路走高。“同樣300元,也可以選一個帶妝發的約拍寫真。”
撕拉片的稀缺性吸引了許多人,但它真的價值如此嗎?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年輕人追捧撕拉片這一現象體現了稀缺效應。”有心理學家表示,人們往往會認為稀缺的東西更有價值。“拍一張少一張”的特性激發了年輕人的占有欲和收藏心理,讓他們覺得擁有撕拉片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從而愿意為其支付較高價格。
值得警惕的是,類似現象也正在其他領域復刻——CCD相機價格三年漲15倍、黑膠唱片年銷量突破300萬張,均印證著年輕群體對“過時技術”的盲目崇拜。
“年輕人在面對潮流時,保持理性判斷至關重要。盲目跟風不僅可能帶來經濟壓力,還容易在隨波逐流中迷失自我。”心理學家建議,年輕人應靜下心來探索真正熱愛的領域,收獲更持久的快樂與成就感,在此過程中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構建更有意義的社交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