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王維應該算是唐朝最出名的山水詩人了。
兩人早年的經歷并不相同,但是晚年卻都很默契地歸隱田野,寄情山水,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山水田園詩。
王維少年時便名揚天下,曾是狀元郎。
但他的仕途生涯并不順暢,更倒霉的是安史之亂時,因為才名過盛,而被安祿山逼迫,當了偽臣。
戰亂結束后,多虧弟弟為其求情,才免去斷頭之禍。
遭此一劫的王維幡然醒悟,看淡名利,自此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便是他后半生的最佳寫照。
而孟浩然和王維不一樣,他一生從未做過官。
他在少年時,便游歷四方。
然而這并不是說他真的無心功名利祿,只是沒有機會罷了。
他在40歲左右的時候,曾入長安求仕。
那時他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
他和王維便是在此時認識的,志趣相投的兩人從此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友誼。
后來孟浩然仕途失意,無人引薦,只能離開長安,曾專門給王維寫下一首《留別王侍御維》,“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情真意切,令人感動。
離開長安的孟浩然,輾轉于襄陽、洛陽一帶,每日游山玩水,倒也頗為自在。
公元740年,被貶官的王昌齡途經襄陽,順路拜訪孟浩然。
當時孟浩然背上生了毒瘡,本應清淡飲食,好好靜養,但他為了款待好友,設下酒宴,胡吃海喝了一番,最后因食海鮮而引發疾病,與世長辭。
王維聽說了這個消息后,想到再也無法和好友把臂同游,大為悲痛,于是便寫下一首悼亡詩。
此詩名為《哭孟浩然》,全詩如下: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詩歌開頭便直抒胸臆,道出了再也見不到友人的沉痛之情。
老朋友永遠地離開了,再也無法相見。
他站在漢水邊上,望著滔滔江水,不勝傷感。
這里的“漢水東流”應該有三層含義。
一是綠水依舊,但友人卻不在了,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二是指孟浩然的離開就像東流的漢水,一去不返。
三是說自己對好友的思念,就像這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這句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可見一斑。
接著的兩句也是景中含情,表現了對好友的無限思念。
請問襄陽遺老今在何方?江山依舊,可是還有和人能陪我再游蔡州呢?
孟浩然是襄陽人,所以世人多稱其為“孟襄陽”,而“蔡州”也是在襄陽一帶。
當時王維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其職責是主持朝廷在南方開展的科舉考試,當時他正準備到襄陽和孟浩然相聚,沒想到卻傳來孟浩然去世的消息。
也許他也沒想到那年長安一別竟成了永遠。
原本他是懷著喜悅的心情,期待這次的相聚,卻沒想到再見已是天人永隔。
于是,便有了這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
全詩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用典,只是以最直白的話語,表現了對友人逝世的無限哀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就像黃宗羲所言:情者,可以貫金石,動鬼神。
也許這便是此詩可以千年流傳的原因吧。
王維的這首悼亡詩,好友因為不愛惜自己亂吃東西而死,這種心情不知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