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在以一己之力,摧毀美國強大的根基!
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5月5日報道,法國政府和歐盟當天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辦了一場名為“為科學選擇歐洲”(Choose Europe for Science)的活動,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發言的字里行間不斷批評美國政府對科研人員的打壓做法,法國此前已計劃接納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削減資金的政策而離開美國的科學家,馬克龍為此宣布將投入1.13億美元專項資金。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宣布了一筆價值約5.66億美元的投資,力求在未來兩年內“讓歐洲成為吸引研究人員的磁石”,她雖未直接點名美國,但也認為當前世界“質疑基礎性、自由開放研究”的學術環境,“真是大錯特錯”。從馬克龍和馮德萊恩的表態可以看出來,由于特朗普團隊在美國國內大肆打壓美國科研團隊,這給了歐洲爭搶美國科技人才的機會!
美國近期對高校和科研團隊的系統性打壓已演變為一場深刻的學術危機。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預算驟降56%至50億美元,這意味著氣候科學、清潔能源等關鍵領域研究將陷入停滯;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預算削減40%至270億美元,直接導致癌癥、艾滋病等1000多個研究項目中斷。更觸目驚心的是,哈佛大學因拒絕政治整改要求,被凍結22.6億美元聯邦資金,導致結核病疫苗研發被迫終止,6000只實驗猴面臨安樂死,漸凍癥研究團隊解散。這種"斷供+收稅"的雙重打擊,使得斯坦福、約翰斯·霍普金斯等頂尖學府被迫裁員2000余人,35%的研究生招生名額遭削減。
美國高校層面,美國政府要求哈佛大學廢除多元化政策、設立外部審查小組監督學術自由,并關閉所有涉及種族平等的項目。這種政治干預已導致《自然》雜志75%的受訪科學家考慮逃離美國,其中華裔學者首當其沖。"中國行動計劃"實施以來,至少190名科學家遭調查,42%的華裔研究者因種族身份感到不安全,65%被迫終止國際合作。更荒誕的是,聯邦政府大規模刪除空氣質量、地震監測等領域的公開數據,試圖通過"信息黑箱"掩蓋政策失誤。
《自然》雜志調查顯示,75%的受訪美國科研人員(超1200人)正考慮離境,其中早期職業研究者(如碩士、博士生)的離境意愿高達79%。按美國科研人員總數估算,這相當于約120萬科研工作者可能選擇離開,但實際遷移需時間逐步顯現。
美國曾憑借“自由開放”的科研環境吸引全球40%的諾貝爾獎得主,但當前政策正瓦解這一優勢。若持續四年,可能導致“一代科學家的迷失”。麻省理工學院學者警告,美國已從“人才洼地”變為“人才流出國”。
怎么說呢?科研人才集聚也有人傳人現象,美國當初崛起就是一批歐洲科學家跑到美國,然后不斷聯絡到更多的科學家到美國,形成了滾雪球。
人才招引是一個“多邊拔河”的動態過程,你以為你用力小了不過是少招幾個人,實際上你用力小的結果是已經進到你口袋里的科研人員還可能被歐洲科研團隊吸引過去,這是一個不斷流動的動態過程。
人才走到哪里都吃香,尤其是搞科研和搞高等教育的頂尖人才。既然美國不能容納,也就別怪人家歐洲開始搶人了。
有媒體爆出數據,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的"科學安全港"計劃收到298份申請,70%來自美國專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收到延長留德工作的請求,亞洲國家職位瀏覽量同比增長30-39%。加拿大職位申請量同比激增41%,反向申請量下降13%。
人才乃強國之本,既然歐洲已經開始爭搶美國的人才,那咱們中國是不是也該加快行動?
澳大利亞智庫ASPI的研究顯示中國在57項關鍵技術中領跑時,這背后是龐大的人才基數與精準的培養體系共同作用的結果。數據顯示,中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達6000萬,職業教育覆蓋1394個專業,這種量級的人才儲備是西方難以企及的。但真正讓中國實現彎道超車的,是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咬合。智能制造需要的不是坐在象牙塔里發論文的學者,而是能看懂生產線代碼、調校工業機器人的實戰型工程師。
我擔心的是大學、科研機構,為了名氣、為了項目、為了學校提級,甚至為了價值觀、為了對方給孩子開的推薦信,招收過氣的、落伍的專家過來,壓制國內自己培養的、真正的高素質人才。不過也好好,中國很多大企業還是清楚的。華為、比亞迪這些龍頭企業招人,管你海歸還是本土,先過幾輪實操考核再說。
要我說,與其花大價錢供著那些“空中樓閣”式的海外人才,不如多給本土青年科學家搭梯子,畢竟解決芯片封鎖、發動機短板這些實打實的問題,靠的不是論文數量,而是真刀真槍的創新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