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廣東部分地區素有“起龍”的傳統。就是將埋在河底的龍船挖起、洗凈,迎接端午競渡。5月5日、四月初八當天,廣州荔灣區泮塘村就舉行了“起龍”儀式,將“沉睡”在水底的龍船“喚醒”。
當天上午,泮塘村民們用鑼鼓聲喚醒“沉睡”的“老龍”。數十名村民齊心協力,將埋藏在河底的龍船緩緩抬起。此次,起出的7條龍船,其中一條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龍船之一。
為什么起龍要選在農歷四月初八?村民們說,這是因為龍船從涌底或者池塘里面挖起之后,還需要洗凈、風干和保養,所需的時間大約剛好是一個月左右,所有工作準備完成,剛好就到端午節。
南方地區氣候濕潤多雨,如果將龍船放在岸上,在風雨的侵襲下,木材容易出現被蟲蟻蛀蝕,導致腐爛、變形。而將龍船藏在水下,可使其與空氣隔絕,減緩木材的老化和損壞程度。
隨著龍船出水,村民們迅速安裝好龍頭、龍尾,將龍船鼓、龍船牌放置在龍船上,迫不及待地開始試水。只見一條條龍船在荔灣湖上穿梭,氣氛熱烈,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本次“起龍”,也標志著2025年荔灣端午龍船季的開啟。端午節當天,當地將舉辦“五月五·龍船鼓”活動,六月將舉行龍船邀請賽、端午游龍等多場民俗活動。 起龍 老幼接力傳承龍舟魂
除了荔灣區泮塘村舉行了傳統的起龍儀式,在廣州其他地方也有這樣的起龍船和新船駿水儀式。
在廣州黃埔區的雙崗村龍船坊,來自天河區石牌村的上百名“橈手”舉行了起龍儀式。村民們合力搖松沉積的淤泥,將深藏水底的龍船托出水面。
村民們說,由于石牌村內缺乏合適的河涌,所以每年都在雙崗村內“起龍”和“藏龍”。這些采用坤甸木打造的龍船,因其良好的耐腐性能長年“藏龍”水下。接下來,村民們將為龍船除垢上油,安裝龍頭、龍尾,并裝飾羅傘等傳統飾物,迎接龍舟季的到來。 新船駿水忙 備戰龍舟季
“五一”假期,廣州市番禺區上漖村的龍舟制作基地一片忙碌,多艘龍舟舉行了新船駿水儀式。
番禺區上漖村是廣州傳統的龍舟制作和維修基地,基地內有多個龍舟廠。端午臨近,各龍舟廠迎來新船交付旺季。
上漖龍舟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黃劍挺介紹,重頭戲是人們村的龍舟,這里雖然是龍舟制作之鄉,但上一艘龍舟是35年前制作的,這次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喜事。另外,還需制作獵德村的3艘龍舟,他們龍舟氛圍非常濃厚,所以一次訂了3艘龍舟。 龍舟小鎮忙趕單 產值超4000萬元
位于江西樂安河畔的萬年縣梓埠鎮,是遠近聞名的龍舟小鎮。不僅端午賽龍舟的歷史悠久,古老的龍舟制造技藝也在這里傳承了數百年。
梓埠鎮位于樂安河畔,是典型的水鄉。這些年,隨著賽龍舟這項古老的運動煥發了新的活力,傳統的龍舟制造技藝也再度興盛。
眼下,梓埠鎮各大龍舟制作基地一片繁忙,大家不僅要趕進度、比數量,還要從質量上下功夫,全力滿足客戶的要求。
這些龍舟大部分是客戶提前預訂的,來自南昌縣向塘鎮的胡宋強今天就是趕過來催貨的。
據了解,梓埠鎮目前共有60多家龍舟制造基地,從業人員達400多人。龍舟遠銷省內樂平、貴溪以及廣東潮汕、浙江寧波等地,產值超過4000萬元。 賽龍舟帶火造龍舟 訂單滿生產忙
在浙江瑞安,龍舟運動籌備工作也已全面展開。為了讓村民們近距離了解龍舟,各個村社會邀請龍舟制作師傅到街道社區里建造龍舟,龍舟制造師傅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在浙江瑞安市安陽街道,一艘龍舟的舟身已經制作完成。龍舟制造師傅正細致地對舟身縫隙進行涂膠處理,而另一艘龍舟的制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龍舟制作藝人吳權森說,瑞安制作龍舟使用的木材是杉木,共有數十道工序,需要師傅們協同完成。2025年,龍舟的總體訂單量略有增長,為按時交付訂單,師傅們不得不加班加點趕工。除了注重外觀的造型,龍舟的實用性也非常重要。2025年,師傅們根據劃手的反饋,在制作時有針對性的做了改進。
目前,吳權森收到的訂單不僅覆蓋了瑞安地區,還輻射到了周邊平陽鰲江、龍港等地。賽龍舟作為中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如今已是全國性的體育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這也使得造龍舟這門生意不再受限于節日,成為了全年無休的產業。
編輯:楊書杰 責任編輯:劉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