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度方面被泄露出來的情報信息可以看出,這一次印巴局勢緊張,大概率是印度精心策劃。莫迪因為在克什米爾地區采取取消當地人自治權利,實行歧視伊斯蘭教政策,并且大量駐軍鎮壓當地民眾正常訴求等極端措施,導致相應矛盾不可調和。莫迪拒絕承認政策錯誤,為了贏得更多支持,轉移內部矛盾,轉嫁危機,于是將矛頭指向巴基斯坦。
莫迪一直在營造大打特打的氛圍,為了應對局勢甚至拒絕了普京邀請。莫迪在與普京通話時,也是重點爭取來自俄羅斯的支持,特別是武器彈藥等方面支持。可是從戰場實際情況看,印軍并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印軍武器裝備基本上全部被壓制。在邊境地區9天激戰中,印軍始終沒有占到便宜,并且這種持續消耗開始警醒莫迪,告訴他到了該收手的時候了。
1
美以凌晨大規模轟炸胡塞武裝,卻給印度敲響了警鐘。5月6日凌晨,美以共出動30多架戰機對胡塞武裝實施猛烈轟炸。據悉美以投下了50枚精確制導炸彈和導彈,炸毀了胡塞武裝在荷臺達的多個民用目標。不過這次轟炸中,胡塞武裝軍事目標卻沒有受到較大損失。胡塞武裝還具備對美以實施反擊能力。美以轟炸可謂是炸醒印度,告訴莫迪如果與巴基斯坦陷入大規模戰爭漩渦,那么印度的所有野心都將無法實現,莫迪的夢想也將破滅。
紅海航運危機,印度經濟的“動脈出血”,印度有天然脆弱性。印度是全球最依賴紅海航線的國家之一,約30%的國際貿易和60%的能源進口需經此通道。公開數據顯示,印度海員占全球總數的15%,2024年10月以來,胡塞武裝對紅海商船的襲擊導致印度出口下降20%,集裝箱運費暴漲400%,部分航線被迫繞行非洲,運輸周期延長15天以上。印度試圖借紅海危機強化“印度洋安全提供者”角色,但沒見到成效,反而導致印度損失較重。
僅2024年12月,印度就有價值12億美元的貨物因延誤滯留港口。美以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幾何體,在面對胡塞武裝時就顯得毫無脾氣,對于印度而言,他們面對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顯然不具備輕松獲勝能力。巴基斯坦的地形更為復雜,人口超過1億,并且背后還有大國支持,美以不能在打擊胡塞武裝時贏得勝利,印度自然無法在發起針對巴基斯坦的戰爭中贏得勝利。
2
印巴邊境激戰,交手頻頻遭遇失利,激戰7天收到7個壞消息,紙面實力與現實困境讓莫迪很困惑。從紙面數據看,印度占據絕對優勢,因為無論是經濟總量、軍費總數、兵員總數、武器彈藥總數還是其他方向都是印度占優。印度現役兵力約132萬至145萬,2024年軍費預算達840億美元。巴基斯坦現役兵力約58.7萬至67.5萬,軍費預算約123億美元,不足印度的1/5。印度陸軍擁有4000-5000輛主戰坦克(包括T-90、T-72和國產“阿瓊”),火炮4000余門;巴基斯坦陸軍約2000-2900輛坦克。
印度空軍擁有1400余架戰機,包括36架“陣風”、270架蘇-30MKI和米格-29。巴基斯坦空軍約400-600架戰機,主力為75架“梟龍”Block3(配備霹靂-15導彈)和殲-10CE。印度海軍擁有2艘航母(“維克蘭特”號和“超日王”號)、19艘潛艇(含1艘核潛艇)及155艘艦艇。巴基斯坦海軍無航母,主力為8艘中國造054AP護衛艦和S-20P潛艇。數據上看出,印度明顯占優。
9天激戰中,印度連續收到7個壞消息。一是,印度火炮被巴基斯坦SH-15火炮完全壓制,印度至少有5個據點被摧毀,但是印度卻沒有傷害到巴基斯坦據點。二是,陣風戰機被巴基斯坦殲10C完全壓制,基本上沒有對抗能力。三是,印度航母面對巴基斯坦反艦導彈沒有應對辦法。四是,印軍P8A反潛機被巴基斯坦05A鎖定。五是,印度電子系統被巴基斯坦電子戰設備壓制。六是,印度無法獲得西方裝備源代碼,難以發揮裝備潛力。七是巴基斯坦不斷有新裝備亮相。
3
莫迪政府的戰略猶豫,經濟基礎與軍事野心的矛盾,根本定不下開戰決心。盡管莫迪很強勢,但是他始終在猶豫,始終無法定下開戰決心。印度經濟遇到麻煩,失業率升至7.8%,通脹率達6.2%。印度反對黨聯盟借機要求公開軍事行動證據,指責政府“用士兵生命換取選票”。
印度的戰略困境本質上是其“超限野心”與實力不匹配的必然結果。莫迪的強硬外交試圖復制辛格時代的經濟奇跡,卻忽視了國內結構性矛盾與國際權力格局的制約。若不能調整戰略優先級、強化國防自主能力并修復社會裂痕,印度的“大國崛起”或將止步于地緣政治的泥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