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第一個被罷免的極有可能是藍營總召傅崐萁,此外臺北市五位民代恐怕也難以幸免,一旦成型也意味著藍營在這場罷免戰中將全面潰敗,把立法機構交出去只是時間問題,藍營必須要未雨綢繆,面對新的形勢要拿出新的戰略,否則仍會進一步被動。
盡管朱立倫早前喊出,從藍營內部民調來看,臺北市五位民代很安全,然而代替黃呂錦茹的藍營臺北市黨部主委戴錫欽卻表達了不同看法,其認為現實非常不樂觀,所謂的安全壓根不存在。其表示目前臺北市已非人們印象中的藍大于綠,選民結構已經發生變化,綠營甚至達到4成支持度,這對于罷免藍營民代已經足夠了。
同時他也透露,藍營當下士氣十分低落,很多資深黨工已經有了退出的念頭,可以說一旦臺北市潰敗,將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可以迅速激發綠營支持者的投票熱情,屆時將會蔓延至全臺。
為此徐巧芯甚至已經做好被罷免準備,還說出氣話要去選臺北市長,而原本處于深藍選區的傅崐萁形勢同樣不樂觀,島內最新民調顯示,贊成罷免以及愿意出來投票的群體遠大于反對者,可以說作為綠營頭號“戰犯”,傅崐萁被罷免恐怕已成定局。
當然藍營面臨的危機遠不止罷免戰處于不利局面,當下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保住藍營,朱立倫極有可能步柯文哲后塵,難以擺脫牢獄之災。由此對他來說,除了積極幫自家民代站臺,更重要誰來接他的班,帶領藍營繼續與綠營抗爭。
其實這場罷免戰對藍營來說已經不是當務之急,即便保住立法機構第一大黨,也難以對賴清德進行有效遏制,畢竟對方已經完全不講規則。對藍營來說,當下更重要就是要彰顯執政當局的無能,極盡一切力量揭開賴清德的丑惡面目,摧毀他的連任夢才更為實際。
從近1年與賴清德斗爭的過程來看,藍、白也深深體會到,在野所謂的監督制衡,在當下能發揮的效果已經變得微乎其微。由此黃國昌也提出,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在2028年把賴清德拉下臺,藍營對此恐怕也是越來越有感觸,不“倒閣”或許就是懶得陪賴清德演戲了。
由此藍營接下來,就是要以犧牲眼前利益的代價,來不斷彰顯執政當局的真面目,只有讓選民徹底拋棄他們,藍白才有機會在2028年實現目標。
當然隨之而來藍營的戰略也要發生重大轉變,那就是從島內立法機構逐漸轉移到街頭宣講,“426”已經讓他們看到希望,接下來就是要進一步鞏固與加強,采用蠶食的辦法,逐漸壯大自己的基本盤。
說到底罷免戰藍營之所以被綠營打到毫無還手之力,關鍵就在于基本盤的差距,中間民眾對于政治的參與度不夠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唯有讓自己的基本盤迎頭趕上,藍營才有和綠營對抗的籌碼。
而到了最后,朱立倫極有可能成為罷免戰失敗的最大犧牲者,屆時誰能臨危受命,帶領藍營走到2028年就顯得尤為關鍵。
很顯然一旦喪失島內立法機構,韓國瑜就成了最受矚目的繼任者,盡管島內一度認為盧秀燕會扛大旗,但顯然經過現實檢驗,她距此還有一段差距。而蔣萬安即便表現出一定戰力,但臺北市長連任才是他的重中之重,目前藍營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島內縣市的執政權,由此他們絕不會在這方面自廢武功。
由此不排除,韓國瑜丟掉立法機構負責人位置,然后臨危受命正式成為藍營領頭人。當下恐怕也只有他才能最大限度激發藍營的士氣,也才能與白營實現真正的團結,更重要近1年的積累,也讓他在中間選民中有了足夠的威望,徹底沖刷掉過去被綠營潑的各種臟水。
一個由韓國瑜帶領的藍營,也極有可能打出一場精彩的悲情牌,讓藍營如同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一般,在低谷中實現觸底反彈,在要害處給予賴清德致命一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