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轉過去了!”購買商品的“顧客”將顯示支付成功的手機頁面在零售店老板余桂蘭眼前一晃,趁她轉身補貨的10秒鐘快步離開。當余桂蘭發現根本沒收到錢時,那位“顧客”已經穿著普法志愿者的紅馬甲重新走進店鋪,她才驚覺自己成了“法治課堂”的主角。這一幕“詐演局”,上演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柳江古鎮。
這是眉山洪雅煙草開展“場景化普法”的創新實踐,組織黨員在柳江古鎮通過實景演練,幫助零售戶掌握“法治生存法則”。
志愿者正在講授操作規范。牟寧玲供圖
“角色互換”出新招 經營課堂“開”在貨架旁
洪雅煙草法規員張琬浩化身“刁鉆顧客”,佯裝購買卷煙,結賬時趁店主趙杰沒注意,迅速用假煙調包。“你看,這種‘障眼法’專挑忙亂時下手。”支委成員彭誠手持真煙對比演示,“規范操作要‘三核對’——離柜前對條碼、對包裝、對防偽標識。”
還沒等趙老板緩過神,張琬浩又換上新“劇本”,扮演“大客戶”利誘,“我是單位采購,發票多開2000,返你10%提成!”彭誠馬上接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虛開超1萬就可能要吃官司,因小失大的事情干不得。”并明確告知趙老板法律后果與舉報途徑,其量刑標準讓趙老板倒吸一口涼氣,“以前覺得‘老江湖’不會被騙,沒想到騙子手段這么多!”
這是洪雅煙草“我當一天零售戶”活動的生動場景,通過支委帶隊營銷黨員小組全程模擬消費流程,柳江古鎮的10家重點零售客戶接受了“沉浸式”培訓。更令人驚喜的是,像趙老板這樣的“學員”主動當起了“法治宣傳”,將“三核對”口訣貼在店里,讓每筆交易都成為普法課堂。
志愿者幫助零售客戶整理商品。牟寧玲供圖
老街擺起"快閃攤" 土味普法"有滋有味"
“各位看仔細咯,真煙激光碼,清晰像繡花;假煙噴墨印,模糊像芝麻!”在古鎮的超市外,專賣黨員小組支起流動普法攤位,用順口溜教當地群眾和游客辨假。稽查員高鋒和蘭利均化身“說書人”,用方言演繹“山寨卷煙變形記”。從“貍貓換太子”的調包計到“魚目混珠”的回收煙套路,每個騙術都配上案例,把枯燥的《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變成“防騙故事會”。來趕集的張阿姨掏出手機全程錄像,“這個要發家族群,免得老頭子買到歪貨!”
通過黨員先鋒們將生硬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小妙招”,真正實現了"普法零距離,法治入人心"。
稽查員教消費者辨別假煙。牟寧玲供圖
“青鋒”小隊串門入戶 法治服務“量體裁衣”
“李大爺,您家監控角度要調整,既防調包又護隱私。”洪雅煙草青年黨員組成的“青鋒”小隊穿梭在古鎮的巷弄間,為零售客戶提供“一戶一策”精準服務。隊員們從商品陳列到經營臺賬,從安全防范到權益維護,逐項為商戶“把脈問診”,讓法治服務既有規范又顯溫情。隊員們一邊幫老年商戶整理貨架,一邊收集零售客戶需求:“趙姐想學電子結算防詐騙”“李老板咨詢直播帶貨法律邊界”......記錄商戶需求的“民情筆記”,折射出洪雅煙草普法工作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
下一步,洪雅煙草將持續深化“場景化普法”實踐,以零售終端為支點,通過“法治先鋒”線上問答、“云走訪”等服務,將普法從店鋪延伸到消費者群體,持續深化政企協作、商戶聯動與社會共治,推動普法從 “單向輸出” 邁向 “全民共建”。(牟寧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