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上海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上海自貿試驗區具備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額達29.8萬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國總量的47%。上海持續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穩步擴大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能夠更好地為國家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行動方案,從提高跨境結算效率、優化匯率避險服務、強化融資服務、加強保險保障、完善綜合金融服務等五方面提出18條重點舉措,進一步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
文件梗概
《行動方案》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突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前進、成效顯著,特別是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行動方案》這18條重點舉措主要涵蓋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提高跨境結算效率,便利企業全球資金管理,包括優化外匯業務管理模式和展業流程、完善企業集團全球資金管理體系、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及其應用場景、推動金融機構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功能和全球網絡覆蓋。
二是優化匯率避險服務,提高全球經營背景下的外匯風險管理與應對能力。包括開發多樣化的匯率避險產品和服務、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
三是強化融資服務,助力企業全球投融資。包括集聚跨境銀團貸款中心和業務,試點通過再貼現窗口開展貿易再融資業務,拓展境內外雙向融資渠道,運用區塊鏈技術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便利融資租賃公司等機構資金跨境融通。
四是加強保險保障,提升全球經營背景下的風險管理水平。包括加大對出口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服務能級、提供高質量再保險服務。
五是完善綜合金融服務,提升全球配置能力,包括增強重要金融平臺配置全球資源功能、提升全球資產管理便利化程度、完善各類綜合服務平臺功能。
內容亮點
1.優化業務流程:優質客戶可以免于逐筆審核單證,優化完善上海自貿試驗區全功能資金池跨境資金調撥,優化外債登記管理和跨境擔保流等一系列優化流程的措施,力求為“走出去”企業構建一個安全、便捷、高效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金融服務環境。
2.全球資金池“零時差”管理:上海自貿區全功能資金池支持企業集團實時調撥全球資金,單日處理峰值可達10萬筆,較傳統模式效率提升80%;科技型中小企業可自主借用外債額度提升至1000萬美元,融資成本下降2個百分點。
3.匯率避險“中國方案”:推出人民幣外匯期權組合產品,企業可定制“階梯式行權”策略,鎖定遠期匯率波動風險;對年出口額超5000萬美元的企業,政府承擔50%的匯率避險擔保費用。
4.融資租賃“跨境融通”:融資租賃公司可將在境內收取的外幣租金用于境外項目投資,資金周轉效率提升30%,推動國產大飛機、新能源設備等高端制造“出海”。
5.保險保障“安全網”: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突破1萬億美元,覆蓋“一帶一路”沿線98%的國家,企業海外應收賬款壞賬率從5%降至1.2%;首創“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華為、大疆等科技企業年度保費補貼達30%。
6.綠色金融“外債紅利”:研究制定綠色外債專項政策,科技企業跨境融資額度提升至5000萬美元,利率較普通外債低1.5個百分點;支持發行“碳中和掛鉤債券”,募集資金專用于新能源海外項目,已落地東南亞光伏電站項目融資12億美元。
7.FT賬戶再創新:支持銀行基于境外機構自由貿易賬戶開發存款產品,允許非居民外幣存款利率參考國際慣例進行市場化定價;支持符合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商提供結售匯及資金收付服務相關要求的銀行,通過創新自由貿易賬戶服務為跨境電商提供與國際接軌的結算服務。
政策機遇
1.金融機構
在企業融資、外匯風險管理等多個場景創新產品和服務,開辟新業務。例如,銀行可以增加境內市場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種類,開發匯率避險專項擔保產品;基于境外機構自由貿易賬戶開發存款產品,讓“外來外用”資金愿意來,留得住;針對當前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已經超越了單一融資,金融機構可提供“投融資+風險管理+咨詢”的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等等。
具備條件的銀行參照國際慣例,探索研究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非居民并購貸款服務,貸款金額不高于并購交易價款80%,貸款期限不超過10年。
加入CIPS,完善系統功能,研究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為人民幣計價的全球貿易、航運及投融資提供安全高效的結算清算服務。
在滬數字人民幣運營試點銀行可積極參與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探索創新特色場景。外匯交易中心能為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提供外匯流動性管理及兌換服務。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Bridge)是中國在數字貨幣跨境支付領域的布局,由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泰國銀行、阿聯酋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建設,是一個以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為核心的跨境支付方案,高效,安全,且成本低廉。2022年,貨幣橋項目成功完成了基于4種央行數字貨幣的首次真實交易試點,目前已宣布進入最小可行化產品(MVP)階段。
金融監管總局認可的機構可開展銀團貸款份額跨境轉讓試點活動,優化外債登記管理和跨境擔保流程,滿足境內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銀團貸款需求。未來,國家還將支持有意愿、有條件的銀行在滬設立跨境銀團貸款中心。
2.企業
在開拓國際市場時,融資、外匯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更強,跨境結算速度更快。銀行將逐步實現資金跨境支付自動化處理,延長對重點企業集團跨境資金池等業務的服務時間,實現全球資金實時調撥。CIPS覆蓋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網絡,實現跨境結算“秒級到賬”,較傳統SWIFT系統效率提升3倍。
出口企業可以獲得更大力度的保險支持,可享受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服務能級更高,獲得高質量的再保險服務。據了解,截至3月末,已有22家再保險運營中心和再保險分公司等機構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設立。目前,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業務起步平穩,登記規模已超1100億元。
對外支付結算更多使用人民幣,建立上海市重點領域國有企業人民幣跨境使用工作評價機制,鼓勵“走出去”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優先選擇使用人民幣進行對外支付結算,并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各類企業使用人民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