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8點不到,蕪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中山南路派出所教導員笪勝奎辦公室里響聲一片。不足20平米的空間,對講機、座機、手機鈴聲此起彼伏,警情通報、群眾求助、任務調度交織成基層警務最真實的背景。
“每個鈴聲背后都是老百姓的急難愁盼。”笪勝奎邊說邊抓起對講機,戴上警帽匆匆奔赴處警現場。
投身警營
從軍營到警營,三十載春秋,他雖沒辦過驚天動地的大案,但一直把群眾家長里短的“瑣事”,當成自己心里的“大事”,也讓他獲得了省優秀人民警察、“蕪湖好人”等榮譽稱號。
笪勝奎1990年參軍,1994年從部隊退役,1995年參加公務員考試入警,從警30年一直扎根基層崗位。多年來,笪勝奎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和社區群眾打成一片,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笪哥”。無論在哪里工作,很快就能成為那里的“活字典”,對轄區工作如數家珍。這正是蕪湖市公安局深化“黨建+”、延伸社區警務深度的生動體現。
作為一名和平年代的基層派出所民警,笪勝奎的工作卷軸,通常并不是在與罪犯刀光劍影斗智斗勇的對峙中呈現,而更多的是在看似一地雞毛的平凡瑣事中延展的:民居樓上樓下有矛盾,找他;老人與兒子關系冷淡,找他;離婚喝酒鬧事,還是找他。大家都知道“笪哥”,遠遠超過知道他的本名。
冰釋前嫌
2023年,轄區一戶業主因樓上鄰居孩童跑跳聲持續數月,雙方多次發生言語爭執,互不相讓,情緒十分激動。
接警后,笪勝奎帶領民警趕赴現場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為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他一邊耐心安撫雙方情緒,一邊運用“同理心”和“換位思考”的方式,對雙方開展情緒疏導。最終雙方均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握手言歡,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會加強鄰里溝通,避免產生生活噪音對鄰居造成影響。
樓上樓下的矛盾解決了,但這不是調解的終點,而是他回訪的起點。在回訪中他發現,樓下的謝老太母子關系比較冷淡,兒子很少跟母親說話。于是,他主動與謝老太的兒子聊天,以家常式的談話切入,聊天中得知對方是某985高校畢業的高知。笪勝奎先傾聽其對家庭關系的看法,再談及現代孝道更注重“精神贍養”,并講述老人被子女冷落的案例。年輕人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盯著母親彎曲的背影出神。次日傍晚,這個許久不曾問候母親的兒子,主動挽著母親下樓散步。看到這溫馨的一幕,笪勝奎欣慰地笑了。
千鈞一發
事情發生在2024年的夏天,中山南路派出所接到報案,說有人要跳樓。
接警后,笪勝奎帶領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只見一名中年男子站在樓頂,身子搖搖欲墜。圍觀的群眾告訴民警,最近李某某和妻子鬧離婚,心情不好經常喝醉, 喝醉后就想要跳樓。這時,消防隊員已經在地面鋪好了安全墊。笪勝奎爬到樓頂,一邊和李某某聊天,一邊勸他下來。半醉半醒的李某某,不停地說自己離婚的煩心事,說自己心里難過,就是不下來。 這時,笪勝奎急中生智,對李某某說:“我們倆好好談談,如果你有道理,我就陪你喝酒。”李某某一聽有人要陪他喝酒,情緒立即緩和下來。笪勝奎瞅準時機快步上前緊緊地抓住了李某某的手腕,就這樣,民警合力將其架到了樓下。
為了防止意外再次發生,笪勝奎把李某某送回了家,直到確認李某某酒醒和情緒徹底平穩后才離開。后來,笪勝奎考慮到李某某沒工作,經過努力,在轄區給李某某找到一份保安的工作。笪勝奎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去看望李某某,了解他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如今的李某某,逢人就說笪勝奎是他親大哥。
危難之際
今年正月初二晚約10時,中山南路派出所接報警稱,居民李某因家庭矛盾離家出走,并在家人群中留下輕生信息。笪勝奎率民警分兩組分頭行動,一組利用技術手段尋找,二組沿著江岸搜索。經過3個小時的搜尋,終于在青弋江某段發現李某。因為冬季枯水期,江水驟降,李某所在位置離防洪墻高度約20米,唯一可通行的是銹蝕的鐵梯。正當笪勝奎小心翼翼爬下梯子時,只聽到“撲通”一聲,李某已跳進江中。
湍急的江水中,李某在沉浮中掙扎,岸邊的年輕民警焦急萬分,正要下水施救時,身后的笪勝奎一把攔住他們:“我下去,你們千萬別動,拽好安全繩就行,我在部隊學過溺水救援!”話音未落,他已系緊繩索縱身躍入水中。 他清楚在這樣寒冷徹骨的天氣,貿然下水可能導致“連環溺水”,而部隊訓練的救援技巧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那句“你們千萬別動”并非命令,而是對年輕同事生命的珍視,用行動詮釋“帶兵就要愛兵”的警隊傳統; 從“部隊學的本領”到“警營里的實戰”,退伍不褪色的專業素養,在危急時刻化作最可靠的保障。
最終,李某被成功救起,而年輕民警攥著安全繩的手早已勒出紅痕,這堂“實訓課”,比任何理論教學都更深刻。事后有年輕民警問他為何堅持獨自冒險,笪勝奎只是淡然一笑沒有作答。
心系群眾
2022年清明,兩戶農家為了墳地邊界爭得面紅耳赤,差點動手。笪勝奎趕到后,沒有簡單訓斥了事,而是帶著兩家人在山坡上走了幾個來回,用村干部及老輩人留下的地界標記和鄉里人情慢慢說和。最終,兩家人言歸于好。
誰也沒想到,這場調解還埋下了另一顆溫暖的種子。其中當事人小劉猶豫了很久,終于鼓起勇氣叫住了笪勝奎:“我……還有個事,不知道能不能幫幫我?”原來,小劉的舅舅8年前借了他攢下的34萬元,后來賴賬不還。法院判了,可舅舅東躲西藏,執行法官也找不到人。小劉本已不抱希望,可看到笪勝奎耐心勸和兩家的樣子,他決定再試一次。
笪勝奎聽完,沒打官腔,只問了一句:“你信得過我嗎?”隨后,他連著幾天下班后往小劉舅舅家跑。頭兩次吃了閉門羹,后來干脆坐在舅舅家門檻上聊起小劉的不容易:“你外甥在外辛辛苦苦攢的錢,是預備成家立業的。你可是他親舅舅啊,怎么忍心……”數次登門時,舅舅終于繃不住了,嘟囔著:“你別來了……我還,我還還不行嗎?”
當從舅舅手里接過鈔票時,這個吃苦耐勞的小伙子眼睛濕潤了。笪勝奎拍了拍他肩膀:“錢拿到了,以后逢年過節,一定要記得去看看你舅。”
在笪勝奎的心里,沒有“工作之限”,也沒有“下班之說”。下班回家后,他依然“在線”堅守隨時待命。據年輕的民警介紹,他每次值班開警車巡邏,在居民小區,總會讓警燈多閃爍一會,有人問他這是為啥,他說閃著警燈,壞人見了可能會立馬收手,群眾見了也更有安全感。(黃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