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這場漫長的旅途中,我們總以為自己熟悉每一個轉彎,了解身邊最親近的人。然而,有時候,命運會突然撕開一道殘酷的口子,露出生活猙獰的另一面。江西上饒的陳志顯,就遭遇了這樣一場晴天霹靂,他的生活在短短幾個月內,從看似平靜的湖面,墜入了波濤洶涌的深淵.
相識與結合:看似美好的開始
故事要從 2007 年說起,那時候,陳志顯經媒人介紹,結識了俞某(化名)。兩人交往近一年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順理成章。婚后,他們育有三個女兒,日子雖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充滿了平凡的幸福。
陳志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常年在杭州打工,每兩三個月才回家一次。后來,他又到浙江衢州做全屋定制家居,即便工作忙碌,一個月也會回上饒老家兩三趟,滿心都是對家庭的牽掛。
而俞某則留在家里,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在陳志顯的心中,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卻又溫馨的家庭模式。
平靜生活的裂縫:懷疑的種子悄然種下
2021 年,俞某突然提出要跟別人一起去跑工程,陳志顯心里雖然不贊同,但拗不過妻子的堅持。同年年底,有一次陳志顯想聯系俞某,岳母卻告知他俞某不在家。
這讓陳志顯心里隱隱有些不安,他趁俞某睡著,打開其手機的防盜功能,綁定了自己的手機號碼。誰能想到,這個看似不經意的舉動,竟成了揭開家庭秘密的導火索。
2022 年 3 月 1 日晚,陳志顯通過手機定位,發現妻子竟然在衢州的一家賓館。他心急如焚,連夜趕到賓館。第二天早上 9 點,他看到了讓自己崩潰的一幕:妻子和另一個男人退了同一張房卡。
那一刻,陳志顯的世界仿佛瞬間崩塌,雙方起了激烈的沖突。但念及三個年幼的孩子,陳志顯還是選擇了暫時隱忍,沒有立刻提出離婚。可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俞某隨后離家出走,并且在三月份多次前往衢州。
3 月 24 日,兩人在家中再次大吵一架后,俞某帶著小女兒回了娘家,還拉黑了陳志顯的聯系方式。妻子一系列異常的行為,讓陳志顯心中對孩子與自己的親緣關系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禍不單行,同月,陳志顯還發現妻子偷偷貸款 32.8 萬元,兩人為此發生肢體沖突,從那以后,俞某便再也沒有回過家。
真相的重擊:三個孩子均非親生
在極度的痛苦和懷疑中,陳志顯決定尋求真相。2022 年 4 月 26 日,他帶著小女兒去做了 DNA 鑒定,結果如同晴天霹靂 —— 小女兒并非自己親生。
當天,陳志顯就趕到岳母家,希望妻子能給個說法,可過程中與岳母發生爭執,岳母不慎摔坐在地上受傷。岳母家人報警后,警方介入,經司法鑒定岳母傷情為輕傷二級,陳志顯無奈之下向岳母賠償了相關費用。
但此時,陳志顯心中的疑惑愈發強烈,他又拿大女兒和二女兒的血液去檢驗。5 月 12 日,鑒定結果再次將他推向絕望的深淵,大女兒和二女兒同樣都非自己親生。16 年的付出,對孩子滿滿的愛,原來都是建立在一個殘酷的謊言之上,這讓陳志顯如何能接受?
報復與沖突:家庭矛盾進一步升級
得知真相后的陳志顯,內心充滿了憤怒與痛苦。而俞某的行為卻愈發極端,為了報復陳志顯,2022 年 5 月 28 日,她伙同吳某某(化名),使用兩個 36 響的閃光雷在陳志顯家里引爆。
巨大的聲響不僅造成了財產損失,更讓陳志顯年邁的父親受到驚嚇,出現應激性障礙。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陳志顯,也讓原本就破碎的家庭矛盾進一步激化。陳志顯無法再沉默,他開始尋求外界的幫助,希望能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維權之路:法庭上的交鋒與掙扎
2022 年 5 月,陳志顯找到了當地的電視臺,傾訴了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借助媒體的力量讓事情得到公正的解決。6 月 6 日,有關陳志顯的電視節目播出,引起了一定的社會關注。
7 月 28 日,陳志顯又正式在公眾平臺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一時間,這件事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與此同時,警方也對俞某和吳某某的違法行為進行了處理,7 月 5 日,吳某某被行拘 10 日;7 月 13 日,俞某因放鞭炮造成故意傷害被行拘 8 天。
但這只是陳志顯維權之路的開始。2022 年 6 月,他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漫長的等待后,2023 年 12 月 20 日,陳志顯終于收到了法院開庭的傳票,他與妻子及吳某某之間的民事糾紛案件于 12 月 28 日在江西省德興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為了這場官司,陳志顯的代理律師準備了 200 多頁的證據,提出了包括精神損害賠償、撫養費退還等十多項訴訟請求。
12 月 28 日上午,離婚糾紛案開庭。由于涉及隱私,采取不公開開庭審理方式。庭審過程中,雙方就房屋是否屬夫妻共同財產、撫養費、DNA 鑒定報告的真實性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舉證。
陳志顯當庭提交了一個新證據 —— 妻子于 2022 年 11 月在上饒市某醫院生下了第四胎女兒,病例上的簽字顯示為 “俞某、陳杰顯”,而 “陳杰顯” 留下的電話號碼機主正是與俞某有不正當關系的吳某某,疑似吳某某冒充簽字,把 “志” 寫錯成了 “杰”。
可面對這一證據,俞某在答辯狀中未回應四胎一事。在財產分割方面,俞某認為位于德興市陳志顯和其父母居住的三層樓房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陳志顯則堅稱此房歸自己個人所有。
對于陳志顯要求返還 3 個女兒撫養費的訴求,俞某不認同金額,還向法庭提交了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以及給女兒交教育經費的微信轉賬記錄,甚至懷疑 DNA 鑒定報告的真實性,聲稱是陳志顯通過 “行賄” 取得。
同日下午,陳志顯和 “第三者” 吳某某的人格糾紛案開庭。然而,吳某某并未到庭,只是提交了答辯狀。整個審理過程中,妻子俞某和 “第三者” 吳某某均未出庭,案件只能擇期宣判。
在整個維權過程中,陳志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不僅要面對家庭破碎的痛苦,還要應對經濟上的困境。為了解決離婚問題,他已經欠債 16 萬,加上之前建房欠的 20 萬,總共欠債 36 萬。
但即便如此,陳志顯依然堅定地表示,不會放棄維權,他認為自己有理由懷疑妻子重婚,希望公安機關能介入調查,追究妻子和 “第三者” 的刑事責任。
最終結果:離婚與賠償,生活能否重新開始?
經過漫長的等待和艱難的維權,2024 年春節前,經德興市法院調解,陳志顯和妻子俞某的離婚糾紛案、陳志顯和 “第三者” 的人格糾紛案終于結案。
最終,陳志顯與俞某離婚,俞某一方支付了賠償款,不再爭房產,凈身出戶,并且辦理了其在陳家戶口的遷出手續。這場持續近兩年的家庭悲劇,似乎終于畫上了一個句號。
回顧整個事件,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讓一段婚姻走向了如此不堪的境地?從法律角度看,陳志顯遭遇的 “欺詐性撫養” 問題,侵害了他的財產權和人格權。他本無需承擔非親生子女的撫養費,卻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付出了 16 年的心血和金錢。
而俞某的種種行為,不僅違背了道德倫理,也觸犯了法律的底線。但對于陳志顯來說,即便最終通過法律手段獲得了一定的賠償和公正的判決,他內心的創傷又該如何撫平呢?
未來的日子里,他又該如何重新面對生活,開始新的人生呢?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