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一個讀者跟我說,他一直關注的一個博主,說這次大會釋放了史詩級大利好,大A會出現924的暴漲行情,他激動不已,股市一開張,就買進去了。結果高開低走,套得死死的。
我說,應該的,一個敢說,一個敢信,很適配。
前幾天還看到一個新聞,北京破獲一個案子,海淀區老馬,偶然進入一個炒股群,迷上了一個“炒股大師”,說有內部消息,可以賺大錢。
結果從銀行取了22萬現金跑去送給騙子,被警察截獲了信息,做了攔截。老馬還不領情,說別耽誤了我賺錢的機會。逼得警察直跳腳,直到調出后臺數據證明炒股群里30個人,29個是托…才勉強答應不給騙子送錢。
是不是很難理解?怎么現在還有人被這種低級騙術詐騙。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每年都會發生很多起,而且都登在大字報上,2022年,有一名只有高中學歷、毫無股票知識的30多歲女子,召集了一群股盲,通過網絡群呼電話,以“高額回報”為由推薦股票,兩年內詐騙1000多人,涉案金額達3000多萬元。
其實這種簡單的騙術,我倒是很能理解,因為騙子是通過“內幕消息”“一夜暴富”這種直戳靈魂的話術,進行詐騙,有些人避不開貪婪和愚昧,自然受騙了。
最不理解的是,有些人還真正去認真學了,也跟著分析了,結果還是虧得一塌糊涂,這其實算是對“付出”的一種侮辱。他們不是分辨不出信息,而是分辨不出“偽專家”。
現在財經媒體泛濫地讓人害怕,人人都可以標榜自己是財經專家。
財經媒體博主一般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干脆不懂經濟學的。
前幾天看到群里有一個朋友發,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衣著暴露,在鏡頭面前分析股市和宏觀經濟,頭頭是道,每一條點贊都好幾萬。
一看就是念AI稿子的內容,我認為中年男人看個樂呵就好,相當于做眼保健操了,沒想到,一看評論,還真有人能把這樣的內容當作圣經,用來炒股的…頓感頭皮發麻。
AI時代,財經稿子很好寫,不信,你把問題發給DeepSeek,讓它分析一下,那么把稿子念出來,或許你就是比別人強的經濟學家了 ,但這樣的稿子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觀點模糊。因為AI的目的是不得罪創作者,那就只能面面俱到,這時候如果創作者不懂經濟學,分不清楚,就很難找到根本。
第二種,懂點兒,但更多為了牟利。
經常用一堆數據和高深的宏觀經濟學,胡亂解讀,為了滿足自己的業務方向。只要出政策,就是超預期,一放水,就是貨幣大通脹,趕緊投資。今天的大會,但凡是解讀出“超預期”這三個字,基本可以取關了。要么不懂,要么是屁股決定腦袋,把讀者當傻子忽悠的。
第三種是,盯著后視鏡的贏者視角。
從不做預測,害怕會翻車,但只有有現象出來,分析的頭頭是道,然后來一句,你看我之前就是這么說的,市場漲了,你看我提前建倉了,市場跌了,你看我提前跑路了,或者做空了。以證明自己有多厲害,這樣的人,很多都不參與操作,玩的是甚至是虛擬盤。
這三類占主流,所以整個財經自媒體平臺,烏煙瘴氣,當然也不能說人家有問題,只能說社會關于財經的科普教育工作,以及對財經的監管不到位,滋生出了一系列問題。
財經,沒有那么難,但也絕不簡單。這里需要踐行教員的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財經是最需要調查的一門技術。
比如投資一家企業,不僅是要對這家企業的財務報表清晰,還有去調查他們的創始人和核心團隊,分析他們的資質和背景,甚至是性格,深度體驗這家企業的產品,判斷分析這個行業的前景等等。
巴菲特為什么會成為股神,是因為他所投資的領域,都花費了幾年甚至幾十年去調查與研究,而對不懂的東西,堅持不懂不碰的規則。
第二句話是,從人群中來,從人群中去。
這個人群,就是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所對應的消費者。你要深度了解這個群體,他們的人群畫像,社會圈層背后的購買力,消費屬性和增長趨勢。甚至你要故意成為這個人群的一份子,去模擬消費心理,評估是否能喚醒共情。
我主要的投資市場是港股和美股,主要賽道是科技,消費和黃金還有汽車。
比如汽車,市面上只要上新一款汽車,我都會第一時間去試駕,跟汽車評測員深度交流,以獲得不同維度的評價。來判斷這款車是否大賣,從而反映到股票價格上。
這些親身的消費體驗,和對產品的理解,是坐在辦公室獲取不到的。而如果想做出第一時間的預判,就必須成為這個產品的深度用戶。
然而市面上,大多數人,只有發言,沒有調查,輸出只靠一張嘴。沒開過電車,就說電車是垃圾,沒接觸過潮玩,就大罵labubu是智商稅,沒買過奢侈品,就說奢侈品就是騙人的。
擁有過,深度體驗過,才有理解和發言權,才可以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未曾體驗,就抨擊的,這種人怎么會有未來呢。
當然我不會標榜,我就是專家,甚至我非常討厭這個詞,別人問我干啥的,我一般會說只是一個體驗者,最多是一個研究者,或者干脆就是一個攤煎餅的吧。
還別說,攤煎餅真是一個技術活兒,面糊的稠度、火候控制、翻面技巧和面團的處理都很重要,當初為了攤山東大煎餅,專門從網上買了一個鏊子?,搞了一周,才攤出漂亮的煎餅。。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先告訴大家,不要盲信任何人,包括我說的話。如果想成為智者,更多是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之上,用辯證的思維解析別人在講什么,從而去判斷分析對方觀點的準確性。
在信息嘈雜的時代,最寶貴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永遠不要放棄,哪里有質疑,都要主動探索真正真理,擴大認知的邊界。
時間有限,先寫這么多。馬上要起飛了,目的地是潮汕…
本文完,如果喜歡,請點擊在看。關于投資分享、實操思路、人生感悟和一線資訊,都會放在星球,有需要的讀者,可掃描文末二維碼加入后閱讀。歡迎跟96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成長,日富一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