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又到了一個關鍵節點了。
最近,特朗普這邊通過國會,迅速任命了一名美國駐華大使,前喬治亞州參議員,以及商界代表戴維·珀杜,這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正式派駐大使于北京,外界頗感意外。為何在對華關系緊張、談判無果的大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反而選擇立刻補齊這一關鍵外交缺口?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一回特朗普任命的駐華大使,很關鍵,他的職責,可能會超越一般的駐外官員。
可以說,珀杜的上任,就是要填補魯比奧的空缺。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現在還在中國的制裁名單上,他也無法來中國進行談判,相當于中國已經提前廢掉了這張牌,那么后續珀杜來中國上任后,他就需要代表特朗普,和中國進行一些正式會談。誰都知道,現在特朗普急于和中國談判,但是吧,自己此前放出了那么多大話,已經下不來臺了,他需要找一個“嘴替”,中國可以拒絕其他美國官員,總不能拒絕一位被正式任命的駐華大使吧,所以我認為這就是特朗普火速任命駐華大使的主要原因。
再來說說戴維·珀杜,為啥特朗普會選他?
戴維·珀杜這人,既有從政經歷,又有從商經歷,他曾于2015年至2021年擔任喬治亞州參議員,任內加入外交關系和軍備委員會,積極參與對華貿易和安全議題;卸任后,他在全球多家跨國公司擔任高管,擁有豐富的國際商務經驗。而且,這人還多次來中國做生意,對中國很了解,自稱是一位“中國通”。
但以特朗普的性格來說,不可能任命一位“親華派”,戴維·珀杜毫無疑問也是以“對華鷹派”著稱。他在參議院任期內,珀杜曾批評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不公平競爭”,并支持特朗普首任期內的對華關稅政策,因此得到特朗普的信任。其實說白了,戴維·珀杜他的個人能力或者主張,都不重要,他要做的就是給特朗普當“傳聲筒”。了解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我們始終面對的,其實就是特朗普。珀杜怎么想不重要,特朗普怎么想才是最重要的。既然特朗普想去改變當前的對華僵局,但同時也還是要保持自己的立場,那么接下來的博弈,就很關鍵了。
當下中美依舊保持著“硬對硬”的格局,目前中國強硬的反制措施,導致美國進口企業成本劇增,沃爾瑪已經提前舉白旗,向中國供應商承諾多出的關稅成本由美方買家承擔。與此同時,美國民眾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也達到頂峰,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再創歷史新低。所以我們要知道,目前特朗普已經處于一種四面楚歌,同時又騎虎難下的境地了。
所以,接下來中美之間的博弈,肯定會非常激烈。珀杜的到來,可能會讓雙方的溝通實現破冰,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會輕易改變對中國的遏制策略。
特朗普寄希望于既有“鷹派”本色,又肩負“談判重任”的珀杜,能讓中國愿意聽從自己的要求。但我們只需要記住一點,現在的戰略主動權在我們手上,而不是他們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