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一的暖風拂過鄉野,鄉村旅游這片沃土再度綻放出迷人光彩。從田間地頭的趣味農事到星空下的民俗狂歡,從舌尖上的鄉土風味到獨具匠心的特色民宿,鄉村旅游正以多元姿態重塑假期體驗。這些精彩紛呈的亮點,不僅串聯起城市與鄉村的詩意聯結,更折射出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的蓬勃生機,為游客帶來一場身心皆醉的田園盛宴。讓我們一同探尋,在這個五一假期,鄉村旅游究竟有著怎樣令人心動的魅力圖景。
2025年“五一”假期,中國鄉村旅游市場延續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多項數據反映出游客對鄉村休閑、文化體驗和自然風光的旺盛需求。全國鄉村旅游總體情況是:鄉村旅游訂單顯著增長。鄉村游訂單同比增長20%,攜程度假農莊多地聯營店入住率突破90%,新疆那拉提河谷草原店等熱門鄉村民宿提前兩個月進入預訂旺季??h域旅游熱度同比增長25%,增速高出高線城市11個百分點,木鳥民宿平臺數據顯示縣域游訂單同比增長126%。鄉村旅游帶動消費升級。如廣東鄉村旅游表現亮眼,納入監測的100個鄉村旅游點和歷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88.9萬人次,同比增長15.5%。特色鄉村活動吸引游客。賞花+非遺”類線路熱度上漲120%,農耕文化體驗(如插秧、摸魚)成為外國游客的熱門選擇。休閑露營訂單同比增長390%,北京、成都、湖州、西安、杭州等地露營需求旺盛。鄉村旅游促進就業與收入增長。全國鄉村旅游從業人數達712萬,同比增長2.2%。如浙江安吉縣2024年旅游總收入超475億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9%,帶動4萬余人就業。
全國五一假期鄉村旅游的亮點豐富多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特色活動精彩紛呈
音樂派對:許多鄉村會舉辦音樂節、音樂派對等活動。如延慶區火燒營村,2024年五一期間,距離村子5公里的世園公園舉辦了超級草莓音樂節,國內外知名樂隊輪番登場。
民俗文化節:各地鄉村會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節。比如長沙縣江背鎮金洲村在五一期間舉辦全國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有非遺巡游、舞龍、舞獅等表演。
親子主題活動:以親子為主題的活動深受家庭游客喜愛。如全州縣大碧頭國際旅游度假區推出的徒手摸魚、旱地龍舟、投喂梅花鹿等親子項目。
2、體驗項目豐富多元
農事體驗:游客可以參與農耕活動,如江蘇無錫鴻翔盧媽媽農場舉辦的“鄉村捕魚節”主題活動,還有推車運糧接力賽、果蔬采摘、種植等體驗項目。
非遺體驗:鄉村旅游中融入了非遺體驗項目,如合陽的黃河泥塑非遺工坊,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傳統技藝。
戶外運動體驗:一些鄉村依托自然環境,開展徒步、騎行、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項目。如北京昌平區下苑村設有快樂騎行大本營,為騎行者提供物資補給。
3、美食盛宴各具特色
農家特色菜:各地鄉村都有自己的農家特色菜肴,如平谷區魚子山村的魚子山“一鍋鮮”,將主食與特色菜品同時制作,豆角燜面、棒子餑餑燉小魚等都是代表菜。
特色主題美食:一些鄉村會推出特色主題美食,如宜興市徐舍鎮美棲村的“吃玫瑰”體驗,有玫瑰咖啡、玫瑰奶茶、玫瑰啤酒等玫瑰主題美食。
4、住宿選擇多樣舒適
特色民宿:鄉村的特色民宿越來越受到游客青睞,如崇左的明仕雅居、在野宿集等標桿民宿,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出“民宿+非遺”“民宿+康養”等多元模式。
露營住宿:露營成為鄉村旅游的熱門住宿方式之一,如北京大興區平地村的艾露營基地,為游客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露營體驗。
今年五一假期,鄉村旅游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一、出游人數增多,熱度高漲
五一作為春夏之交的黃金假期,天氣適宜出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出城市,前往鄉村親近自然、放松身心。鄉村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寧靜的氛圍對城市居民具有極大吸引力,使得鄉村旅游景點游客量大幅增長,熱門鄉村旅游目的地甚至出現“一票難求”、住宿預訂火爆的情況。
例如浙江安吉的一些鄉村,以往平日游客數量可能只有幾百人,但五一期間,每天接待游客量可達數千人甚至上萬人。像余村,作為“兩山”理念發源地,憑借優美的生態環境和鄉村建設成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學習、休閑度假,五一期間日均游客量較平時增長數倍,停車場車滿為患,民宿和農家樂也全部滿員 。
二、親子家庭游成為主流
五一假期適合舉家出游,親子家庭游成為鄉村旅游的主力軍。家長們希望借助假期帶孩子體驗鄉村生活,開展各類親子活動。鄉村豐富的自然和農事資源為親子互動提供了廣闊空間,如采摘蔬菜水果、喂養家畜家禽、參加手工制作等活動深受孩子們喜愛,既讓孩子增長見識,又增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在江西婺源的不少鄉村,到處可見親子家庭的身影。篁嶺古村推出了一系列親子體驗活動,如“小小農夫體驗營”,孩子們在家長帶領下,走進田間地頭,學習種植蔬菜、采摘茶葉。一家人共同參與,不僅讓孩子親近了大自然,還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很多家庭還會選擇在鄉村住上一晚,體驗鄉村寧靜的夜晚,這種親子鄉村游的模式受到眾多家長的青睞。
三、體驗式旅游備受青睞
游客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觀光游覽,更加追求深度體驗。在鄉村旅游中,游客熱衷于參與各種農事體驗活動,親自下地耕種、收獲農產品,感受勞動樂趣;參與傳統手工藝制作,如陶藝、編織、剪紙等,領略鄉村傳統文化的魅力;品嘗鄉村特色美食,從食材采購、烹飪過程到餐桌品嘗,全方位體驗鄉村飲食文化。山東沂蒙山的鄉村地區,農事體驗活動備受游客歡迎。在一些果園里,游客可以親手采摘櫻桃、草莓等時令水果。例如在蒙陰縣的某櫻桃園,五一期間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入園采摘,游客們提著小籃子穿梭在果樹間,享受著采摘的樂趣,還能品嘗到新鮮甜美的果實。此外,鄉村的傳統手工藝體驗也很火爆,如在費縣的一些鄉村,游客可以參與草編、柳編等手工藝制作課程,學習如何將普通的材料變成精美的手工藝品,這種深度體驗式旅游讓游客流連忘返。
四、特色主題游豐富多彩
各地鄉村結合自身資源優勢,推出了形式多樣的特色主題旅游產品。比如以花卉觀賞為主題的鄉村花海游,游客可以欣賞到五彩斑斕的花海景觀;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民俗游,通過觀看民俗表演、參與民俗節慶活動,深入了解鄉村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以戶外運動為主題的鄉村探險游,包括徒步、騎行、攀巖等項目,滿足游客的運動健身需求。云南紅河州的鄉村以民族文化為主題打造了特色旅游。五一期間,哈尼族聚居的鄉村舉辦了盛大的長街宴活動。村民們在街道上擺起長長的宴席,擺滿了特色美食,游客們可以與村民一起圍坐用餐,感受哈尼族的飲食文化和熱情好客。同時,還有彝族鄉村開展了以火把節為主題的慶?;顒?,游客們參與到點火把、跳彝族舞蹈等活動中,體驗獨特的彝族風情,吸引了大量對民族文化感興趣的游客前往。
五、短途周邊游占比高
受假期時長和交通因素影響,大部分游客選擇距離城市較近的鄉村進行短途周邊游。這樣既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享受鄉村旅游的樂趣,又能避免長途奔波的疲憊。周邊鄉村因其便捷的交通條件和熟悉的環境,成為城市居民五一鄉村旅游的首選目的地。以北京為例,周邊的延慶、懷柔等地鄉村成為市民五一出游的熱門選擇。延慶的百里山水畫廊,距離市區相對較近,五一期間,許多北京市民選擇自駕前往。這里有奇特的地質景觀、清澈的河流和寧靜的村莊,游客可以在一天或兩天的時間內盡情享受鄉村風光,進行徒步、露營等活動。懷柔的雁棲鎮周邊鄉村,憑借靠近雁棲湖的地理優勢,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休閑度假,白天欣賞湖光山色,晚上住在鄉村民宿,享受愜意的假期時光。
六、數字化與智能化服務升級
隨著科技的發展,鄉村旅游在五一期間也展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許多鄉村旅游景點引入了智慧旅游系統,游客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線上預約、購票、導覽等功能;景區內配備智能語音講解設備,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個性化的服務;一些鄉村民宿也實現了線上預訂、智能門鎖、遠程控制等功能,提升了游客的住宿體驗。江蘇蘇州的一些鄉村旅游景區在五一期間全面推行數字化服務。比如周莊古鎮周邊的鄉村,游客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實現景點預約、門票購買,還能獲取詳細的景區導覽圖和語音講解。景區內設置了智能監控設備,實時監測游客流量,以便及時調整疏導方案。部分鄉村民宿也配備了智能門鎖和智能家居設備,游客通過手機就能控制房間內的燈光、空調等設備,提升了住宿的便利性和科技感。
七、鄉村文旅融合加深
鄉村旅游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文化元素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在五一期間,各地鄉村紛紛挖掘和展示本地特色文化,通過舉辦鄉村文化節、民俗展覽、鄉村音樂會等活動,將文化融入旅游的各個環節,讓游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到鄉村深厚的文化底蘊,提升了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和品質。陜西袁家村在五一期間充分展現了文旅融合的魅力。袁家村以關中民俗文化為依托,打造了民俗文化街區,游客可以在這里品嘗各種地道的關中美食,欣賞秦腔表演、皮影戲等傳統藝術。同時,村里還開設了民俗博物館,展示關中地區的傳統農具、生活用品等,讓游客深入了解關中地區的歷史文化。通過文旅融合,袁家村不僅成為鄉村旅游勝地,也成為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五一期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感受關中風情。
總之,2025年“五一”假期鄉村旅游的增長得益于消費升級、交通便利(如高鐵網絡覆蓋80%縣域)及特色文旅產品(如非遺體驗、露營經濟)的推動。未來,隨著夜游經濟、縣域聯動(如浙東“新天仙配”旅游線)等模式的深化,鄉村旅游有望進一步釋放潛力。
來源:中國旅游協會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分會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