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你可能很難想象——眼前這座摩天大樓扎堆的科技之城,地下還埋著新石器時代的陶片。去年在咸頭嶺遺址挖出的彩陶盤,和國貿大廈玻璃幕墻倒影里的無人機表演,居然出現在同一張城市宣傳片里。怎么說呢...這種時空對撞的魔幻感,大概就是深圳最近瘋狂圈粉的終極奧義。
?“三天一層樓”的祖師爺,現在玩起文化變裝秀?
站在國貿大廈旋轉餐廳往下看,深南大道就像條流淌著金光的河。當年讓全國人民沸騰的“深圳速度”,現在成了00后打卡vlog的標配bgm。你懂的,那組著名數據——1984年建造時三天推進一層,比香港當時的紀錄還快整整兩天。但更絕的是,現在它的裙樓里藏著家賽博朋克風的奶茶店,鋼管腳手架造型的座椅,居然是用真·工地廢料改的。
往西走十五分鐘,曾經機器轟鳴的金威啤酒廠早就變身金啤坊藝術街區。生銹的發酵罐被改造成光影裝置,當年德國進口的灌裝生產線,現在成了年輕人拍工業風婚紗的天然布景。突然想起本地導游老張說的:“這些鐵疙瘩啊,比我們老深圳人還會來事兒?!?/strong>
?鄧小平畫像前的自拍桿,舉了整整33年?
要說深圳最持久的網紅打卡點,紅嶺路路口的鄧小平畫像絕對排第一。1992年豎起來的那天,圍觀群眾里有個扎馬尾的打工妹,現在已經是帶著孫子來拍照的潮汕阿嬤。畫像對面深圳大劇院的臺階上,總坐著些歇腳的外賣小哥——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個貝殼造型的建筑,是中國第一座采用玻璃幕墻的演藝場館。
蓮花山公園山頂的鄧小平銅像更絕。工作日清晨七點,你能同時遇見穿瑜伽褲的硅谷海歸和打太極的本地阿公,兩撥人擦肩而過時,手機里放的分別是英文播客和粵劇選段。銅像邁步向前的姿態,和山下平安金融中心的流線型塔尖,在晨光里意外構成某種隱喻。
?7000年前的深圳人,可能也愛“早C晚A”?
別被“年輕城市”的標簽騙了,大鵬半島的咸頭嶺遺址出土的陶器碎片,證明這里7000年前就有下午茶...啊不是,就有制陶業。考古隊最近發現的碳化稻米,直接把珠三角的農耕史往前推了千年。現在遺址公園里最受歡迎的體驗項目,是用3D打印技術復刻新石器時代的紡輪——掃碼就能把“原始社會盲盒”帶回家,這波操作屬實拿捏了Z世代。
南頭古城的東晉城墻根下,去年新開了家跨界咖啡館。招牌“寶安縣特調”居然用客家黃酒打底,配的茶點是根據屋背嶺遺址陶器紋樣設計的曲奇。老板阿Ken是第五代深圳原住民,他爺爺小時候在城墻邊放牛的地方,現在每周六有非遺魚燈舞表演。
?當“深圳制造”變成“深圳創造”?
華僑城創意園的舊廠房墻上,還留著1985年“安全生產”的標語,但里面早被設計師改造成亞洲最大書墻。說來有趣,這片廠房前身是電子廠,生產過中國第一批磁帶隨身聽。現在最火的文創產品,是把當年生產線零件做成蒸汽朋克首飾——你看,連懷舊都能這么賽博。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的波浪形屋頂,經常被誤認成新建筑。其實它的前身是明華輪郵輪酒店,1984年鄧小平題詞的地方?,F在中庭懸浮著的藝術裝置《大潮》,用十萬片不銹鋼片模擬海浪,暗合了“改革開放”的意象。在這看場先鋒話劇,再去隔壁蛇口老街吃煲仔飯,算是體驗了深圳的AB面。
?大鵬所城的將軍,可能見過“國際范”?
大鵬所城的賴恩爵將軍府里,導游會指著青磚上的彈痕告訴你:1840年這里打的九龍海戰,比虎門銷煙還早9天。但很少人知道,守軍里除了客家人,還有擅長水戰的疍家漁民。這種混搭基因,或許解釋了為什么現在的所城文創店,能把海防圖和嘻哈涂鴉結合得毫無違和感。
所城西門外的海防文化體驗營,小朋友穿著3D打印的明代鎧甲玩AR射擊游戲。而五百米外的較場尾海灘,沖浪教練正用帶潮汕口音的英語教德國游客劃水。這種時空折疊的荒誕感,在深圳人眼里早就習以為常。 (isomer24.cc)
?從“世界工廠”到“劇本殺之城”?
觀瀾版畫村的百年客家老屋,現在成了沉浸式劇場。最火的劇本《1980》,玩家要扮演逃港者、港商和特區干部三種角色。那些泛黃的生產隊工分記錄、銹跡斑斑的邊防證,都是村民捐出來的真家伙。演到第三幕,NPC會端出光明農場的老式菠蘿包——據說配方和1982年港資廠開工時發的一樣。
深圳博物館新館的“改革開放”展廳,直接把蛇口工業區的招商局牌坊搬進展廳。但年輕人更愛隔壁的“數字清明上河圖”,掃碼就能讓畫里的宋代商販用粵語吆喝。怎么說呢,這種一本正經的惡搞,很深圳。 (m.spritzen.cc)
?凌晨兩點的南頭古城,遇見三個時空?
午夜十二點后的南頭古城,你能同時遇見:酒吧街微醺的互聯網大廠員工、給祠堂上香的本地宗親會老人、以及拍都市傳說的短視頻博主。西門城墻的LED投影秀播著“深圳十大觀念”,而轉角巷子里的百年榕樹下,幾個潮汕大叔正用工夫茶配電子煙。
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混搭,或許就是深圳文旅最致命的吸引力。當別的城市還在爭論“保護or開發”時,這里的明朝海防工事里開著北歐風買手店,新石器遺址上辦電音節。對了,今年五一期間,大鵬所城要辦“古今穿越跑”,參賽者得穿著漢服完成五公里越野——你看,連健身都能玩出文化縫合怪的花樣。
所以下次有人問“深圳有什么好玩的”,或許可以反問:“你想體驗哪個版本的深圳?”是三天一層樓的狂飆年代,還是7000年文明層層疊加的奇幻之城?在這座永遠在renew自己的城市里,連文物都在參加變形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