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蹲在麥田邊,手指搓著枯黃的麥葉直嘆氣。五月的日頭曬得地皮發白,陜西河南好些地塊裂開了嘴。
中央氣象臺的干旱預警連著響了半個月,可把靠天吃飯的莊稼人愁壞了。你瞅那監測圖上,陜西中南部、河南西部的土壤重度缺墑,麥苗正憋著灌漿呢,沒水咋行?偏偏這時候,老天爺像把雨桶打翻在南邊,湖南湖北的田洼子都快漫出水了。
金秀瑤族自治縣的干旱橙色預警還掛著,可北邊的江淮流域卻在忙著排澇,這雨下得太不勻溜!5月1日的監測說,河北中南部、安徽北部的麥地輕度缺墑,眼看著氣溫還要往上躥,35℃的高溫一烤,蚜蟲怕不是要鬧起來?
“麥熟一晌,雨貴如油”,這會兒華北黃淮的老鄉們,就盼著云頭子能往北邊多挪挪。,立夏剛過,南方的暴雨藍色預警就跟著來了,湖北湖南局地大暴雨,100毫米的雨水嘩嘩下。可咱北方的麥地呢?
氣象員說未來10天大部沒有效降水,這不是急死人嗎?安徽江蘇的旱情倒是能緩口氣,可低洼地里的油菜又遭了罪,短時漬澇一鬧,倒伏的桿子直不起腰。
廣西部分地區的雨算是解了點渴,可金秀縣的老鄉還在盯著水窖犯難,未來一周還是旱,水該咋省?田里的小麥正處于灌漿關鍵期,缺水直接影響千粒重,減產的陰影像塊石頭壓在農戶心里。這邊南方忙著防漬澇,那邊北方抗旱要澆水,老天爺這雨咋就下偏了呢?
人工增雨的機會得抓住,可云層夠不夠厚?
能不能追上北移的雨帶?都是未知數。我站在地頭看天氣預報,暴雨區和干旱區在地圖上挨得那么近,卻像隔了道墻。
“一噴三防”的藥得趕緊打,蚜蟲可不管你有沒有雨,高溫天里繁殖得更快。
西南地區的溝渠得疏通好,雨后及時排濕散墑,不然成熟的小麥堆在地里要發芽。
最揪心的是陜西南部那些特旱的地塊,麥苗都快干死了,這場立夏后的雨能澆透嗎?
未來一周江淮江南還有大范圍降雨,可北方的旱情拐點啥時候到?
誰也說不準。種地的人都知道,收成靠的是風調雨順,可今年這老天爺,明顯有點“偏心”。看著手機里的降雨預報圖,老張吧嗒吧嗒抽煙,煙鍋里的火星子明滅不定,像他心里的盼頭。
這場南北不均的雨,解了部分人的渴,卻讓另一部分人更愁了,農業生產的坎兒,從來都不少。咱就盼著氣象部門的預測準點,人工干預得力點,讓南北方的莊稼都能喝上“及時水”。
至于往后的天氣走勢,是持續旱澇不均,還是能回歸正常?
留個問號給老天爺,也給咱種地的人提個醒:靠天更要靠自己,防災減災的弦,啥時候都不能松。
這場立夏后的降雨,像一場及時的救濟,卻也是一聲警示:氣候變化面前,農業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