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 總第862期
值日編輯:楊春雪 沈欣
審核:喻琬淋 關云逸 王若桐
執行主編:陳卓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印電力總裝機容量。圖源網絡
《紐約時報》5月5日報道,印能源轉型初步取得成就,但仍面臨多重阻礙。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數據,2020-25年,印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翻倍,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國。然而,印在總量上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2023年,印太陽能組件產能約8000萬千瓦(80吉瓦),而中國則超8億千瓦(800吉瓦),達印的10倍以上。印借鑒中國“內需驅動產業”模式,計劃2030年實現5億千瓦(500吉瓦)的非化石能源裝機,并通過調整補貼尋求突破,包括逐步取消組件補貼,轉向電池和電池單元補貼。然而,這一路徑背后暗藏挑戰。一是印太陽能電池板原料、組件高度依賴自華進口。中國掌控90%以上太陽能多晶硅供應鏈,印雖擴大組件產能,仍依賴中國進口電池和硅片。為突破瓶頸,政府一方面對本土太陽能電池生產提供高額補貼,另一方面限制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中使用外國產品,試圖以保護主義催化本土供應鏈。二是印電池產業規模極小且難擴大。中國主導鋰等電池礦產加工,因此印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奧拉電氣(Ola Electric)因技術瓶頸未能兌現政府補貼要求的生產目標。三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印可再生能源產品外銷。2024年,印部分可再生能源企業通過向美銷售太陽能電池板盈利,但特朗普任內印太陽能電池板在美銷售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NEWS
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圖源:網絡
《印度教徒商業線報》5月4日報道,印出口商呼吁放寬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中的原產地規則(ROO),以擠占中國出口的海外市場份額。近期,印商工部輔秘拉杰什·阿加瓦爾(Rajesh Agarwal)主持印工業聯合會(CII)、印工商聯合會(FICCI)等行業機構會議。會上,上述機構向印政府提出,美印雙邊貿易協定(BTA)應放寬原產地規則要求,因為印出口商希望他們能夠將部分在中國制造的物品在印進行增值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市場。印商工部對此態度謹慎,要求印企繼續遵守美現有的非優惠原產地規則,包括滿足“完全獲得”標準——即產品全部在來源國制造,或者通過“實質性轉變”測試(編者注:“實質性轉變”是指貨物在聲稱的產地進行加工或制造后,形式、外觀、性質或特性上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商工部強調,必須確保印出口商品不會被美當局認定為從中國或“其他面臨比印更高進口關稅的國家”轉運的貨物,否則印可能會面臨處罰。印業內人士強調,印必須盡快與美國就原產地規則達成一致,以便印行業在BTA談判開始前就能獲悉允許的出口范圍,并提前做好相應準備。例如,某服裝出口商指出,如果原產地規則允許印服裝制造商從中國進口面料,在印度完成裁剪后,再將最終產品出口至美,那么印服裝制造商即可從中受益。
NEWS
圖源:新德里電視臺
塔斯社、新德里電視臺5月4日、5日報道,俄總統普京5月5日與莫迪通電話,確認2025年赴印參與年度雙邊峰會。俄聲明指出,印俄特殊戰略伙伴關系不受外部影響,將持續在各領域“動態發展”。印媒還稱,普京再次就印控克區帕哈爾加姆襲擊事件向印方致哀,并承諾俄方將支持印方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此前,俄外長拉夫羅夫同巴外長伊沙克·達爾(Ishaq Dar)通話,重點關注當前印巴緊張局勢。俄外長拉夫羅夫強調,俄方愿在“印巴均有意愿”的情況下,協助“政治解決”帕哈爾加姆襲擊事件引發的緊張局面。
NEWS
圖源: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印度快報》5月2日報道,印全國種姓普查擬將帕斯曼達穆斯林(Pasmanda,波斯語意為“被遺棄者”)列為“其他落后階層”(OBCs)。此前政府人口普查均將穆斯林作為獨立、單一的群體進行統計。此次,帕斯曼達穆斯林被納入OBCs類別后可享受相應的配額權益。鑒于帕斯曼達人占印度穆斯林總人口的80%-85%,此次調整或表明印人黨試圖爭取帕斯曼達穆斯林群體的選票。對此,帕斯曼達領袖阿里·安薩里(Ali Anwar Ansari)質疑“僅將帕斯曼達穆斯林單獨分類并無意義”,并敦促莫迪政府推動達利特穆斯林(Dalit)加入表列種姓(SC)。而印穆斯林聯盟(IUML)議員哈里斯·貝蘭(Haris Beeran)則批評印人黨“制造社群分裂”。在特倫甘納邦,國大黨政府將81%的穆斯林歸為帕斯曼達,印人黨方面稱國大黨此舉旨在拉攏穆斯林選票。印人黨OBC全國主席拉克什曼(K Laxman)對比特倫甘納邦和比哈爾邦的人口普查結果后,公開批評國大黨領導的特邦普查“過分隨意”。
NEWS
圖源:《印度斯坦報》
《印度時報》5月5日報道,印度邊境安全部隊(BSF)擬在印孟、印巴邊境地區增設16個營、約1.7萬名作戰人員,加強邊境安全督查和行動能力。目前,BSF總兵力約27萬人,含193個營及文職輔助人員。印方認為,孟國內政治動蕩不斷加大印孟邊境管控壓力,而印控克區帕哈爾甘襲擊事件則進一步加劇印巴緊張態勢。分析指出,鑒于印孟、印巴邊境安全問題日益嚴峻,此次擴編對印而言勢在必行,將顯著增強印邊境管控能力。根據規劃,BSF將在印控查謨設立西部司令部,統籌印巴停火線及中印實控線沿線的防務;在米佐拉姆邦設立東部司令部,專職負責印孟4097公里邊境線的防務。目前,該計劃已獲印內政部批準,正等待財政部最終許可。據印安全機構消息人士透露,最終授權預計“很快”下達,獲批后BSF擬用5-6年完成人員招募、專業培訓、裝備部署。
NEWS
圖源:馬爾代夫總統辦公室
《前線》雜志網站5月5日報道,分析稱,馬爾代夫穆伊茲(Mohamed Muizzu)政府正借伊斯蘭價值觀與民族主義積極推動與伊斯蘭國家的關系。外交領域,穆伊茲打破馬總統上任后首訪印度的傳統,優先訪問土耳其,并多次出訪沙特、阿聯酋等國。4月29日,穆伊茲訪問馬來西亞期間,發表題為“思想復興:揭示伊斯蘭文明的科學與現代發展”的演講。經濟領域,5月4日,馬聯合與卡塔爾王室有關的“MBS環球投資公司”(MBS Global Investments),在馬首都馬累設立“馬爾代夫國際金融中心(MIFC)”,旨在打造區塊鏈數字資產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免稅天堂”,或沖擊斯里蘭卡港口城地位。軍事領域,穆伊茲向土耳其和阿聯酋尋求軍事裝備支持。分析指出,穆伊茲政府積極尋求多元化伙伴關系,逐步從對印依賴轉向與中國、伊斯蘭國家的緊密關系,但馬仍需平衡對印關系。
NEWS
圖源:CSIS
美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5月1日發布題為《印度能切斷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生命線嗎?》的評論認為,雖然印宣稱暫停《印度河水條約》(IWT),但從現實角度看,由于基礎設施受限、新建設施成本過高,印短期內其實無法切斷印度河。本文作者作者大衛·米歇爾(David Michel)系CSIS全球糧食和水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帕哈爾加姆(Pahalgam)襲擊事件發生后,印嚴厲指控巴方,并宣布暫停《印度河水條約》(IWT),直至巴“可信且不可撤銷地放棄支持跨境恐怖主義”。對此,巴方否認參與襲擊,并警告稱“任何阻斷河流的行為都是挑起戰爭”。
根據IWT,印獲得印度河東部三條支流——比阿斯河、拉維河、蘇特萊吉河的控制權,巴則控制西部三條河流——奇納布河、杰赫勒姆河、印度河主干流,而西部三條河流約占印度河全流域年均流量的80%。值得注意的是,巴高度依賴印度河:一是巴全國超四分之三的可再生水資源來自境外,即幾乎完全依賴印度河。二是卡拉奇等大城市飲用水依賴印度河及其地下水。三是印度河維系巴農業命脈,巴取水量的94%用于農業生產,印度河流域灌溉巴超90%農作物,而農業是巴經濟支柱。四是巴五分之一電力來自水力發電,全國21座水電站均位于印度河流域。
當前,印并不具備切斷印度河,并阻止其流向巴境內的條件。一是印短期內并不具備截流的必要基礎設施。IWT嚴格規定,印在西部三河僅允許建設取水、儲水設施,但這些設施儲水量較低,主要用于調節下游水流、應對自然水流短期波動。數據顯示,每年約182立方公里水流經印度河的六條支流入巴,其中超170立法公里來自印度河主干、吉爾姆河、奇納布河,而印在這三條支流上僅具備360萬英畝英尺(3.6 million acre feet,約4.4立方公里)的儲水容量。
二是印既有基建項目計劃推進受阻,而新建大壩、水庫等設施成本過高。一方面,目前印在印度河流域的水電開發項目僅略微增加印儲水能力以調節下游流量,但項目完工時間或延長至2032年甚至更晚。另一方面,若印試圖建造突破IWT限制的新水電站,則恐難以負擔成本。例如,印“國家河流連接項目”(National River Linking Project)在經濟、環境、政治領域均障礙重重,項目下30個計劃均未涉及印度河系統。即便如此,印上述措施也僅能暫時阻止河流。如果印以“應對巴基斯坦為目標”而操作水利設施故意斷水,而非為本國經濟運行提供穩定電力,恐本末倒置。
此外,印還可能采取其他備選施壓措施。例如,沖刷沉積物進入河流使其淤堵,但此舉不僅損害巴農業,還將危害印下游用水。再如,印通過暫停IWT停止數據共享,妨礙巴獲得洪水預警等關鍵信息,但此舉不僅嚴重妨礙巴水資源管理,還危及巴人民的生命和生計。
總之,印“水資源武器”是把雙刃劍。此次為印首次威脅斷水,一方面恐引發巴對印實施對等回應,危及關鍵基礎設施,恐嚴重加劇經濟社會動蕩,反過來導致印度本國利益受損。另一方面,此舉或引發孟、尼等印鄰國擔憂。更重要的是,印雖位于巴上游,但位于中國下游。由于中印之間缺乏相關條約,中國或借鑒印對巴運用“水資源武器”的先例,對印進行對等制裁。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印擬收緊針對中國公民的簽證規定,并“嚴密監視”重點人員行動
莫迪基建豪賭輸慘?機場變鬼城,地鐵運空氣
印首個深水集裝箱轉運港啟用,莫迪稱阿達尼集團功不可沒
印“假旗行動”陰謀坐實?機密文件泄露曝印策劃襲擊嫁禍巴基斯坦
巴印戰機短暫對峙,巴方稱印24-36小時內對巴采取軍事行動
本期編輯:孔凌霄
本期審核: 范家菀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政報·102期 | 為保2024大選,印人黨打算收割這個群體的選票了.....
▲經報·96期 | 印落后中國16.5年,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
印國防工業大崛起?美國居然是印軍火最大購買國…
編譯 | 印前軍官:面對中國突然“討好”,印千萬不能當“傻白甜”!
更多內容請見↓
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