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水果,在曬干成為果脯后,比新鮮的更健康美味,更具風味。
它就是桂圓干!相比于新鮮的龍眼肉來說,桂圓干吃起來更彈牙,嚼勁更足。
推薦你試試這款來自明了果園的“高州桂圓肉”,選用當地老樹龍眼,用傳承了幾百年的古方烘焙而成。
平時我們在超市購買的桂圓,多數都是帶殼帶核的,吃起來比較麻煩;有時候還會買到不新鮮、干癟的,更是沒了吃的興致。
也不是市面上普通的“片肉”,而是完整的“燈籠肉”,形圓、身干、質輕、味甜,也是桂圓肉中品質最佳的一種。
純天然手工制作,整體為淺黃色的健康色澤,聞著是淡淡的清新果香,味道甜蜜
這款來自龍眼肉,經過24小時柴火慢烤,純手工制作。這款桂圓肉,是將桂圓去殼、去核,再經過80℃的溫度烘干制成的,大把的桂圓肉拿起來就能吃,方便省事。
入口醇香,肉質飽滿緊實,清甜有嚼勁。放在嘴里慢慢嚼,桂圓的香甜軟糯,在唇齒間游走。一顆接一顆,根本停不下來~
很多無良廠商為了節省成本,或提高成色效果,會使用熏硫磺、添加色素。
而這款桂圓干,僅用到了本年生產的優質龍眼肉,其他0添加!
15斤的新鮮桂圓才能做出1斤桂圓肉,每一顆都實在得很!
制作龍眼干,首先需要采摘自然成熟的鮮龍眼干。
每年八月,當龍眼的甜度、風味達到很好的狀態時,果農就會馬上開始采摘,每一顆都得經過人工精挑細選。
產自“全國水果第一縣”茂名高州
古代的帝王貢品
桂圓,又稱龍眼、圓眼,因其果實極圓,故有“桂圓”之稱;而其狀似龍的眼睛,又得之“龍眼”之名。
廣東省內出產龍眼的地區很多,但論哪里的桂圓肉品質最佳,還得數茂名高州
種植龍眼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西漢。南越王趙佗曾以高州桂圓進貢給漢高祖劉邦。此后,高州桂圓就成為了皇帝的貢品。
有著“全國水果第一縣”之稱的茂名高州,盛產嶺南三大名水果——香蕉、龍眼、荔枝。
地處北緯21度的粵西丘陵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別適合龍眼的生長。
利用當地優質氣候條件制作出來的“桂圓肉”,可以說是上品中的上品。
種出的龍眼,果大核小,肉厚皮薄,很甜,爽脆。因為品質上乘,高州龍眼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想要做出質量好的桂圓肉,需要選肉質乳白、晶瑩多汁、味甜醇鮮美、果殼黃褐略帶青色的果實。
這樣的石硤桂圓果肉飽滿,口感Q爽,烘制成桂圓肉后也比其它桂圓干更厚實。
去核、柴火烤制、陽光翻曬,一步步耐心制作每一粒桂圓肉,迎著陽光,透出自然的果糖金黃色。
高州人民在千年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桂圓干”制作方法。把龍眼采摘并淘洗好后,開始有技巧性把桂圓去殼挑肉。
剝開龍眼殼,雙手輕輕捏捏龍眼的“肩膀”,果肉便探出頭來。
再用特制的竹簽或不銹鋼簽在果核中一轉,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龍眼肉便脫殼而出。
經純手工精選出的新鮮龍眼肉,采用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之一荔枝柴進行烘焙。
放入60度的烤爐中,全程24小時不停地換篩、翻篩,慢火烤至金黃色,出爐自然晾干。
出爐后的龍眼干肉肉脯,干爽、黃凈,肉身厚,脯粒間顆顆分明,并自帶一種獨特的荔枝柴清香。
氣血不足人群的“養生茶”
堪比吃人參
俗話說:“南桂圓、北人參”,桂圓用得對,比人參還補。
經過千百年歷史錘證,桂圓作為滋補食材之一,已證實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內含葡萄糖、蔗糖和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素。
上班累了,來一壺養生茶,無需復雜,幾粒紅棗撒幾粒枸杞放幾顆桂圓肉,一壺補血健脾茶,驅走一天的疲勞,讓你神清氣爽。
廣東人民煲“靚湯”,煮糖水,最喜放幾粒桂圓,化膩清甜,甜中帶香,為你滋補一夏。
包裝設計也是大方簡潔,作為有營養的精致好禮,送親朋好友也是大方體面,,又能體現你的心意。
對廣東人來說,這是一種再熟悉不過的食材。煲湯、泡茶、糖水,或是在某些菜式中,加入桂圓干,都能起到滋補溫潤的作用。
男女老幼皆適合食用,健康養生,溫潤滋補,還可當“零嘴”的桂圓肉,趕緊入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