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和陸軍的特點非常不同,雙方的作戰模式完全是兩個概念。陸軍作戰持續的時間非常長,像是一戰的塹壕戰能打好幾年,但是海軍的海上作戰持續時間通常都很短,長的也不過三五天就結束了。在大多數國家中,海軍軍官的能力還在其次,最重要的特質是要敢于賭上一把,有把全部籌碼壓上去的勇氣和決心。畢竟不是所有國家都像美國一樣軍艦源源不斷,大多數國家的指揮官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用手上的牌給敵軍造成更大的損失。
?日本著名賭博高手——山本五十六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本人就是一個嗜賭如命的人,他的賭技很高,經常是贏得盆滿缽滿,正是看中了他這種性格日本高層才同意讓他出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對于當時的日本來說,自身與美國的差距很大,只能通過類似于賭博的方式尋求小概率擊敗美軍的方法。
也就是說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要是一個膽大心細,遇到合適機會敢于壓上一切賭注,盡可能在自身損失較小的情況下給敵軍造成更多的損失。聽起來有點兒許愿的感覺,但這就是當時日本高層的要求,山本五十六也是亞歷山大啊。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山本五十六最成功的一次賭博無疑是偷襲珍珠港,給美軍太平洋艦隊造成了重創。
而最失敗的賭博則是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日軍一口氣損失了四艘航母,直接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局勢。(這場戰役也說明了海軍確實是“建設周期十幾年,打完只需要一天”的軍種),換成普通人早就心臟病突發嚇死了,但山本還能面不改色的繼續發布命令,說明這人心是真大。
?海軍最怕猶豫不決
海上作戰分秒必爭,早一分鐘,晚一分鐘可能都會改變一場戰爭的結果,比如我軍飛機早一分鐘到達敵軍上方,這一分鐘就可能給敵方造成兩艘航母沉默的損失,但是如果晚一分鐘,蘇軍的防空網布置的更嚴密之后我軍很可能只能取得一艘航母重創的成果。這還只是短短的一分鐘,如果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簡直不敢想。
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戰中,中國北洋艦隊對戰日本聯合艦隊,黃海海戰我軍損失較大,被迫撤退。本來正常情況應該是休整一段時間再和日本主力進行決戰,但是李鴻章害怕軍艦損失太嚴重,下令避戰保船,嚴禁北洋艦隊出港。拱手將制海權讓給了日本人,讓日軍能夠充分利用海運運輸兵力。
李鴻章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愿意北洋艦隊損失太大,因為北洋艦隊建設的資金大頭都是他自己出的,相當于李鴻章的私軍,在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也就不難理解了,但是理解歸理解,李鴻章的做法還是愚蠢透頂,不出擊別人就拿你沒辦法了嗎?日軍直接派陸軍占領了威海衛,一個個點名一樣摧毀了所有軍艦。
這就是猶豫不決的后果,白白讓滿清建設了三十年的海軍毀于一旦。能不能打贏先放到一邊,打不打才是最關鍵的。很多時候海戰的情況不可能被完全考慮到,會有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既然不可能被考慮完全那就不要考慮了,抓住機會立刻出擊,結果就算再差也不可能比模棱兩可、猶豫不決差。
?一個國家想要實現真正的強大不能只依靠陸軍,海軍的建設也異常重要。俄國的彼得大帝就曾經試過:“我的陸軍是我的左手,我的海軍是我的右手”,在現代戰爭中陸軍的重要性在不斷下降,海軍的重要性在不斷提升。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偵查手段的完善,需要指揮官賭一把的情況也越來越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