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22日,一代名將許世友將軍在南京長眠,享年80歲。
按照當時的慣例,許世友的遺體應該被火化,將骨灰埋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但許世友生前一直有個愿望,那就是土葬,鄧公決定特事特辦,批示道: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得知此事后,許世友的老戰友、老同事、老領導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他的葬禮,但在葬禮上,王震突然用拐杖指點著老將們,嚴肅地說道:“你們可不能學他??!”
聞言,老將們先是一愣,隨即又反應了過來,紛紛點頭,表示會記住王震的告誡。
許世友將軍可是老英雄,軍事指揮水平頗高,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王震為何說不要學許世友呢?
事實上,王震所說的“你們不要學他”,指的并非是許世友的功績和奉獻精神。
忠孝難兩全
許世友一生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領袖,同樣的,他也是一個大孝子。
許世友幼年喪父,是母親李氏一手將他帶大,他從小就聽母親的話,即使成為了上將,他在母親面前依然是個孩子。
因為參加革命的緣故,許世友無暇陪伴母親,也沒有余力照顧母親。
1959年許世友回家探親時,母親早已去世,許世友跪在母親的墳前,喃喃自語道:“我死后,一定為您守墳,好好孝順您!”從此時起,許世友篤定,自己死后一定要土葬。
1956年,毛主席為了保護耕地、節約土地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火葬,領導干部們紛紛簽署了火葬的倡議書,唯獨許世友遲遲不簽。
許世友有句口頭禪“活著盡孝,忠于毛主席。死了盡忠,給老母親暖腳”,毛主席明白,這位一貫遵從命令的將軍,有著一絲遺憾和執拗,他死后要回老家,陪伴在老母親身邊。
于是,毛主席決定允許許世友這個“特例”,以滿足他的一片孝心。
1985年許世友病重,他最關心的就是土葬的問題,他多次向中央寫申請書,請求中央批準,但遲遲未能收到答復。
許世友逝世后,鄧公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特事特辦,批示道: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這八個字,見證了鄧公對葬禮制度改革的堅定立場。
許世友“好酒嗜酒”
許世友一生勤儉節約,卻有一個不太好的愛好,那就是非常喜歡飲酒,可以說,酒一直是他最好的朋友,甚至達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
許世友打仗要喝酒,吃飯也要喝酒,如果只是每天喝幾杯,對人的身體影響不大,但許世友喜歡“牛飲”,拿起酒瓶就往嘴里灌。
許世友仗著自己身體底子好,又經常鍛煉,是出了名的好酒,但長期過量飲酒,縱有再好的身體也頂不住。
1985年初,許世友感到腹部時不時隱隱作痛,醫生檢查后,一查發現他患了肝癌,建議許世友戒酒,配合治療,阻止病情惡化。
可是,許世友不以為然,他豪邁地說:“我要活一天,就要喝一天!”
后來,許世友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于10月22日不幸去世。
因此,王震對老將們說道:“你們千萬不要學他!”
第一層意思是希望大家飲酒有度,保重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二層意思是許世友土葬是個“特例”,希望大家不要學他。
值得一提的是,在向許世友的遺體告別時,王震一連說了七個特殊,或許正是因為如此特殊,才應該享受一次特殊的對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