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號,外交部宣布,中方高層在訪問瑞士期間,將與美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商務部在介紹情況時表示,這次重在接觸,并再次重申了中方的立場不會改變。接觸的意思,其實就是看美方的表現。要是美方態度有所改變,也愿意拿出實際行動,那么中美也不是不可以通過談判來結束當前緊張的貿易關系。
而就在中方同意會談的當天,美方果斷選擇連退兩步。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7日,美財長貝森特在出席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產自中國的嬰兒車、嬰兒床以及其他兒童必需品免去145%的高額關稅。
美方在會談前夕,拋出要對部分中國商品免稅的消息,算是為接下來的中美會談創造了有利基礎。但坦白說,這樣的誠意還遠遠不夠。美方這次主動免稅,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考慮到現實壓力。有數據顯示,美國市場上約97%的嬰兒車都來自中國。受關稅影響,這些產品的價格已經上漲了20%。
而這,還是沒有算上新的對華加征關稅,以及仍然有庫存的情況下。如果接下來幾個月,中美貿易戰無法結束,或者說美方不對相應商品的關稅做出調整,價格漲幅將遠大于當前的20%。所以迫于現實壓力,特朗普政府只能考慮免除這部分商品的加征關稅。
事實上,不僅是嬰兒用品,美國市場上大量的日銷品、機械、電子產品等等,都十分依賴中國。中美貿易戰持續的背景下,這些產品的價格大幅上漲已是必然。而對于大部分美國企業來說,規模大一點的,不愿意輕易更換供應商,畢竟費錢又費時,萬一調整好了貿易戰又結束了,損失只會更大,所以他們寧愿承擔高關稅,選擇暫時觀望,也不會聽從特朗普的建議將供應鏈本土化。規模小一點的,只要特朗普敢加稅,他們就敢直接撂挑子退出市場。所以美國業界現在怨氣很大,美國消費者們也開始認識到了不對勁。
除了考慮免除部分中國商品的加征關稅外,美方在談判人員的選定上,也展現出了一定的誠意。同樣是在眾議院的聽證會上,貝森特還證實,這次與中方開展的“貿易談判”,由他和美貿易代表格里爾負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不會參加。
眾所周知,納瓦羅不僅是特朗普“對等關稅”的主要倡導者,而且對華立場非常激進,美媒《福布斯》稱他為對華戰爭的鷹派。在納瓦羅的主張中,是中國重創了美國的制造業,因此要對中國征收巨額關稅作為“懲罰”。這次特朗普政府不斷提升對華加征關稅,背后很有可能就有納瓦羅在推動。
美方選擇不讓納瓦羅出席中美即將到來的會談,說明美方是真想談了。不過這次中美之間的口風差別很大,甚至讓人一時間有些不適應。過去都是美方在會談前說狠話,但這次美方卻異常低調,美財長還主動釋放了緩和信號,反倒是中方的外交口徑異常強硬,對美國的批評毫不留情面。不僅如此,還呼吁其他國家不要對美國綏靖。
美方將這場會談稱為“談判”,但中方認為這就是一次“接觸”。很明顯,美方很著急,中方很從容。我們是做好了斗爭到底的準備,但特朗普既沒有準備好,美國的現狀也不允許他強裝鎮定。現在戰略主動權已經在中方手中,美方最好是認清現實,拿出誠意。如果不好好珍惜這次中方給的機會,下次美方想要促成會談,恐怕要做的,就不僅僅是不斷發出請求這么簡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