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應普京邀請,中方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外交部發言人就中方應邀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答記者問。發言人表示,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秩序深刻調整。中方和普京總統立足歷史和戰略高度,引領新時代中俄關系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下始終堅毅前行,展現出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的鮮明特質。
普京(資料圖)
大國如何相處,是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命題。國際局勢動蕩加劇之時,世界渴望大國提供穩定性、正能量。從“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到建設性伙伴,從戰略協作伙伴到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再到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中俄關系經受住國際風云變幻考驗,愈行愈堅實。“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今年2月,中方應約同普京總統通電話時指出。好鄰居、真朋友,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基于深刻的歷史邏輯。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1”電視頻道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中表示,自25年前他初次擔任總統時就注意到世界經濟發展重心正向亞太地區轉移。俄羅斯積極發展同中國的關系,為世界穩定打造堅實基礎。普京強調,在當今條件下,俄中關系具有深刻的戰略意義。“全球性動蕩未見緩和,反而呈現擴散態勢。俄中兩國可靠、穩定的關系本身增強了世界穩定性。”
普京(資料圖)
現年72歲的普京在1999年最后一天成為俄羅斯總統,開啟長達25年的執政之路。針對自己漫長的政治生涯,他說:“我感覺自己不像什么政治人物。我仍和數百萬俄羅斯公民呼吸著相同的空氣。這非常重要。”他也透露,自己一直在考慮繼任者問題,但強調由誰領導俄羅斯將由人民決定。“最終,選擇權在于人民,俄羅斯人民。”當記者問普京盡管他一直保持沉著冷靜和克制的態度,但他是否曾有過想要“揍人”的沖動時,普京回答道:“一直都是!(我)一直都在忍受著(這種沖動)。我一直在與之抗爭。”
相對于美俄關系不確定性,普京在對華態度上卻立場鮮明,中方專機還未起飛,普京用“深層次、具有戰略意義”這9個字定調中俄關系,表明俄方已將中國視為戰略伙伴,中俄合作將繼續升級。眼下中國已經是俄羅斯能源第二進口國,2024年雙邊貿易額超2500億美元,兩國在金融、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合作愈發深化,這種高度互補、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已經成為新時代國與國交往的典范。而中方選擇參加普京的勝利日閱兵,既是主權國家的權利和自由,又體現出對俄羅斯的支持。
另外,在戰略上中俄也是背靠背的關系。美俄關系即使在特朗普時期緩和,但美俄結構性的對抗關系依然存在。只要北約不解散,美俄還在戰略上是對抗的。另外,在亞太、中東等問題上,中俄的想法更一致,美俄還是有很大分歧。美俄關系40多年來,總是跌宕起伏,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對抗狀態。普京最開始想和西方和解,但卻屢次遭到欺騙。特朗普雖然想和普京搞好關系,但他也難于擺脫美俄現實戰略的框架,能做到的很有限。
普京(資料圖)
亞太崛起與G7式微的雙重印證值得關注的是,普京在紀錄片中首次披露對全球經濟趨勢的研判:未來25年,七國集團經濟占比將從50%降至不足40%,而亞太地區將貢獻全球60%的GDP增長。中俄作為亞歐大陸核心力量,正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加速這一趨勢。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此番表態既是對中俄關系的階段性總結,更是對西方主導秩序的系統性挑戰。在大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21世紀,中俄協作的"穩定性紅利",或將成為多極化時代的重要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