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12只,注意身體啊,美女。”收到外賣員這條騷擾短信的四川成都王女士既憤怒又困惑:平臺明明承諾對用戶電話加密,配送員如何得知自己的真實號碼及購買的是計生用品?
這一事件引發社會公眾對涉外賣、快遞等隱私信息泄露的擔憂。《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隱私泄露已成外賣快遞行業的頑疾,外賣快遞人員偷拍用戶家庭環境、快遞面單信息在黑市流通等問題近年來頻頻被曝光。
前不久,貴州省龍里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快遞從業人員非法獲取、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4名被告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獲刑。
在上述案件中,龍里縣某快遞公司裝車員潘某、羅某在“每條信息0.8元”的利誘下,連續一周偷拍快遞面單,將數千條包含姓名、電話、住址及購買物品的隱私信息上傳至網盤交易。這些信息經過層層加價倒賣,最終以每條2.5元的價格流入黑灰產市場,累計非法獲利近3萬元。
家住天津的張女士告訴記者,近一個月內她連續收到多條快遞信息。面單顯示是她的手機號,姓氏也對,且需本人簽收,可她每次去取快遞時卻被告知不是其快遞,已被別人取走了。
“我聯系快遞公司,他們說從來沒有泄露客戶信息??晌覟樯稌盏娇爝f信息?是不是商家或快遞公司利用客戶信息在刷單?”張女士疑惑道。
在陜西工作的王女士經常網絡購物,她注意到,有人專門收集丟棄的快遞包裝以獲取用戶信息,部分配送App在虛擬號通話時自動關聯真實號碼,短信通道亦未加密,用戶隱私在配送環節“一覽無余”。
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處理個人信息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則”,即處理個人信息應基于明確合理的目的,并采取對個人權利影響最小的方式。
“外賣員、快遞員的職責僅限于安全配送,所需信息應為收件人姓名、地址、虛擬號碼及訂單編號,超出此范圍獲取或泄露商品信息,可能構成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侵害。”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科說。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占領指出,商家和平臺向騎手提供超出配送必要范圍的商品信息,已涉嫌違法。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配送員僅需知曉地址和虛擬號碼,商品明細、真實電話號碼等均屬非必要信息,屬于個人隱私,外賣員不應知曉。然而現實中,技術漏洞與權限管理松懈讓“最小必要原則”難以落地。
“在成都王女士事件中,其手機號碼已通過平臺虛擬號加密,但騎手仍能直接獲取真實號碼并發送騷擾短信?!壁w占領說。
據公開報道,部分平臺為提升配送效率,在技術部署上“偷工減料”——虛擬號僅用于通話,短信仍關聯真實號碼。部分配送App在虛擬號通話時會自動解密真實號碼,且訂單詳情頁未完全屏蔽敏感信息。
記者采訪多名快遞員和外賣員了解到,部分平臺提供給騎手或快遞員的端口頁面里,可以看到用戶的真實電話號碼,即使有些平臺打電話顯示虛擬加密號碼,但是反復撥號后有些會顯示真實號碼,而短信可以直接發送至用戶真實號碼上。
受訪專家一致認為,隱私權不僅是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更是數字文明得以存續的倫理基石。外賣員的一條騷擾短信、快遞面單上的一條敏感信息、平臺系統中的一個權限漏洞,看似微不足道,卻如同蟻穴般悄然瓦解公眾對數字服務的信心。
如何終結隱私“裸奔”?受訪專家提出,需要“強監管+技術堵漏”,如將多次違規企業列入黑名單并公示,對泄露信息行為從重處罰;強制全平臺使用虛擬號碼,屏蔽騎手對敏感信息的訪問權限;嚴格限制平臺、商家與第三方數據接口的權限,避免跨平臺泄露等。
“平臺應優化訂單系統,屏蔽配送員對敏感商品信息的訪問權限。”程科說,平臺可通過虛擬號碼技術,確保真實號碼不以任何形式暴露給配送員。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建武認為,要從技術脫敏、權限管控方面避免個人信息從平臺被泄露;從包裝標準化方面避免因包裝簡陋或破損導致物品信息被他人知曉;從法律責任銜接方面,充分明確各方的法律義務以及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下,相關責任主體承擔的具體法律責任。
“應定期對配送系統進行安全測試,及時修復可能導致真實號碼或商品信息泄露的漏洞?!背炭普f。
廣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尹玉建議,監管部門應當及時開展專項檢查工作,抽查各平臺個人信息保護及與第三方商家等對接情況,將多次違反個人信息保護的企業加入黑名單并予以公布;還應加大罰款力度,對不合規的企業加重處罰;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對涉及泄露個人信息、侵犯隱私權的情況作出相應處置。
“政府部門應當考慮出臺相應規范,明確平臺、商家及配送服務提供方的責任?!币窠ㄗh,比如在《快遞暫行條例》中增設個人隱私、個人信息保護專章,如商家不得將物品信息以任何方式透露給配送服務提供方,配送服務提供方無權查看物品信息、消費者真實手機號碼等。如技術條件允許,應當推廣全平臺強制使用虛擬號碼。
稿件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經緯 本報記者 韓丹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