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塔斯社5月5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華盛頓知道誰應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負責,因此沒有必要專門對此進行調查。他還否認了俄羅斯與此事有關的說法。特朗普在白宮對媒體記者說:“如果我問某些人,或許我就能告訴你們(是誰),而不需要花很多錢進行調查?!彼窃诨卮鹩浾哧P于美國是否考慮調查“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的提問時作出這番回應的。報道稱,特朗普還重申,他仍然否認關于俄羅斯炸管道的指控。
2022年9月27號,“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被炸毀,這是俄烏沖突中最為撲朔迷離的事件,沒有之一。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直接證據證實到底是哪個國家,或哪幾個國家聯合實施了這次行動?!氨毕枴碧烊粴夤艿?,是從俄羅斯出發,通過波羅的海的海底,然后抵達德國,再從德國通過支線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歐洲其他國家。這條管道為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價格優惠的俄羅斯天然氣能源,是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相當重要的經濟樞紐項目。
此前美國所謂的調查顯然避重就輕、選準下手處掩人耳目,“呼吁進一步調查這件事是莫大的悲哀?!本拖袷且詾樾藜羯蛛s草就可以忽略火災的起因一樣可笑。與此相比更令人痛心的卻是歐洲的角色——被長期洗腦至昏厥而不自知。除了這一事件本身的復雜性和矛盾之外,美國在這場大戲中的雙重標準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一方面在聯合國指責破壞關鍵基礎設施是恐怖主義的行為不可容忍;另一方面自家軍艦卻在波羅的海進行定向爆破活動。
若論國際政治里的爆破技術哪家強,美國海軍絕對榜上有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的調查報告寫得明明白白:2022年6月,美國海軍潛水員帶著挪威“技術顧問”,像海底圣誕老人一樣在北溪管道下方塞炸藥。三個月后,當歐洲凍得瑟瑟發抖時,拜登政府驚訝地攤手:“這一定是普京干的!”更諷刺的是,美國反對北溪管道從來都是“陽謀”。從奧巴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三屆政府輪番上陣阻撓,就差把“我要斷了俄歐氣管”寫在白宮備忘錄上。
然而 5月5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卻首次公開表示知道北溪管道被炸真相。北溪管道被炸背后隱情不得不讓人多想,現在特朗普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撕開了那層紙:美國不管嘴上怎么說,就是不可能讓俄羅斯和歐洲太舒服地做生意,特別是讓俄羅斯借著北溪這種能源大動脈再對歐洲上杠桿。從特朗普的實際動作看,這早不是“表面撕扯”,人家是真的要對俄羅斯攤牌了。
北溪管道(資料圖)
有分析認為,現在美國國內局勢復雜,明年又要中期選舉了,特朗普要是能在這事兒上拿捏住關鍵信息,說不定就能吸引更多選民的關注,提升自己的支持率。也有人覺得,他可能是對拜登在 “北溪” 管道這件事上的態度不滿,想借此給拜登那邊找點麻煩。畢竟,“北溪” 管道爆炸,對歐洲、俄羅斯,還有美國的能源市場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要是能把真相挖出來,那可就是個超級大新聞。
不瞎不呆都能看出來,這招兒既給俄羅斯"摘了鍋",又順手給歐洲調皮盟友心里扎了根大刺——你們天天喊著查真相,結果美國早就有答案了!特朗普這一舉動實則一箭三雕:既轉移了美國自身的嫌疑,又攪亂了歐盟能源轉型的節奏,更關鍵的是把歐洲安全的主導權攥得更牢固。當德國還在為斷氣發愁時,華盛頓的算盤珠子早就崩了歐洲人滿臉。這場"羅生門"越撲朔迷離,某些人漁翁得利的空間就越大。真相?!或許早成了大國牌桌上的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