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當地時間5日,克里姆林宮網站發布消息說,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與印度總理莫迪通電話,莫迪邀請普京訪問印度,普京欣然接受。克宮稱,普京在通話中就克什米爾恐襲致印度公民遇難表示“誠摯哀悼”。兩國領導人強調,必須毫不妥協地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通稿指出,雙方強調了俄印關系特別優先合作的戰略性質。這種關系不受外部影響,并將繼續在各個方向上蓬勃發展。
普京還特意拍胸脯,說俄印關系是“特權”級別的戰略伙伴,啥外部壓力都動搖不了,未來還得繼續往各個方向“動態發展”。這話啥意思?不就是給印度吃定心丸,告訴莫迪,別擔心俄羅斯會偏心,俄印關系鐵著呢。普京為啥這么急著給印度送溫暖?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俄羅斯這是在穩住印度這棵搖錢樹。印度可是俄羅斯的大客戶,能源、武器,哪樣不是大單子?尤其現在西方還在對俄羅斯搞封鎖,印度買俄羅斯的原油、天然氣,那可是救命的買賣。
中俄關系和俄印關系差別大,中國和俄羅斯談政治合作,印度和俄羅斯談買賣。俄羅斯需要印度的錢,但不會為了印度得罪別人。印度現在可能高估了自己在俄羅斯眼里的地位,以為能拿到更多支持,結果可能失望。印度媒體把這次通話當大事宣傳,但俄羅斯媒體沒怎么提。俄羅斯更關注和中國的互動,普京還專門說中俄關系是戰略性的。
印防長辛格與莫迪(資料圖)
不過,印度在中美俄之間的游走,暴露了“全球南方”國家在多極化進程中的投機性。短期來看,印度可能會獲利不少,但絕非長久之計。俄印貿易嚴重依賴能源與軍火,一旦西方解除對俄制裁,印度作為“中間商”的套利空間將大幅縮水,俄印關系可能迅速降溫。印度在美俄間的搖擺已引發雙方疑慮。美國擔憂印度“薅羊毛”,俄羅斯則警惕其“關鍵時刻倒向西方”。這種“兩面派”形象使印度淪為大國博弈的“棋子”而非“棋手”。沒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對中國而言,印度的搖擺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5日,巴基斯坦在“印德斯演習”中成功試射了一枚射程120公里的“法塔赫”系列地對地導彈,用于驗證導航系統和精確度,檢驗部隊作戰準備。這是近期巴基斯坦第二次試射彈道導彈,5月3日巴軍方宣布成功試射一枚“阿布達利”地對地短程彈道導彈。印度方面也在舉行大規模空中演習和海上演習。當地時間5月1日,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表示,印度將追捕所有參與槍擊游客事件的恐怖分子,將他們繩之以法。印度的反恐行動不會停止,直到威脅完全消除為止。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吁雙方保持克制,但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注意到,安理會閉門會議中中美俄代表分歧明顯,我國支持立即召開多邊調解會議,美國強調“避免單方面改變現狀”,俄羅斯則提議由上合組織介入調停。法新社統計顯示,杰納布河徑流量同比減少40%,巴基斯坦糧價一周內暴漲23%。當前局勢如同站在懸崖邊緣。當然,核威懾的存在使全面戰爭可能性較低,但小規模沖突必然加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