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一聲槍響,南亞上空風云驟起,很快就升級為印巴之間的空中對決,印度空軍氣勢如虹,派出包括先進的法國“陣風”在內近八十架飛機,意圖憑借數量優勢碾壓對手。
圖片來自于網絡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巴基斯坦空軍僅憑二十多架中國產殲 - 10C迎敵,最終巴方宣稱擊落五架印度飛機,其中有多架“陣風”和蘇 - 30MKI。
這場力量懸殊卻結果反轉的空戰,不僅讓南亞緊張氣氛瞬間拉滿,更徹底改變了許多人對現代空戰和軍事裝備性能的看法。
“陣風”首折戟,殲-10C以少勝多?
圖片來自于網絡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很快就升級成了空中對決,而印度空軍這次也是下了本錢,差不多八十架飛機升空,里頭有法國貨“陣風”,還有俄國造蘇-30MKI,想靠數量淹沒對手。
誰知巴基斯坦空軍反倒干脆,只派了二十來架中國產殲-10C迎戰,一個多鐘頭里,雙方在自家領空內狗斗,超視距導彈嗖嗖飛,交火距離一度超過一百六十公里。
圖片來自于網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一夜之間,形勢便發生了巨大逆轉,巴基斯坦外長伊沙克·達爾與總理謝里夫接連傳來喜訊。
稱巴軍干掉了五架印度飛機,包括三架“陣風”、一架蘇-30和一架幻影2000,甚至還有消息說,實際可能打下來六架,另有一架印度“蒼鷺”無人機。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讓印度空軍損失不小,而法國達索公司則是成為了印巴空戰的“受害者”,只因法國的“陣風”戰斗機,頭一回在實戰中被打下來。
沒過多久,法國一個高級情報官也向媒體透風,說至少一架印度“陣風”確實沒了,法國還在查是不是有更多損失。
圖片來自于網絡
印度境內掉下來的飛機零件也作證:法國“米卡”空空導彈和掛架、像是幻影2000的M53發動機部件,還有機身上清清楚楚的法國制造標簽。
據說其中一架摔了的“陣風”,還是印度空軍收到的第一架,編號BS001,反觀印度官方,起初對戰機損失含糊其辭,后來雖有非官方消息認了三架戰機“墜毀”,但在外人看來,多少有點欲蓋彌彰的意思。
巴方飛行員“手下留情”?體系對抗才是硬道理
巴基斯坦外長伊沙克·達爾在分析戰況時,更爆了個猛料:他說,參戰的巴方殲-10C飛行員其實“手下留情”了,都沒使出全力,飛行員甚至沒滿編。
言下之意,真要下狠手,印度掉的飛機怕是得兩位數。這番話,無疑給勝利者又添了幾分底氣,殲-10C這次能打,靠的不是單打獨斗。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款中國成飛造的第四代半戰斗機,獨特的鴨式氣動布局和多功能性是出了名的,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軍把它跟同樣從中國買來的空警-500預警指揮機有效地組了個局,建起了一套高效作戰體系。
空警-500的先進雷達,給殲-10C提供了強大的戰場“千里眼”和目標指引,而殲-10C掛的霹靂-15E遠程空空導彈,超視距打擊和抗干擾能力也是杠杠的。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么一套從預警、指揮到打擊的完整鏈條,充分顯示了什么叫體系對抗的威力,印度空軍的“萬國牌”裝備組合的整合毛病,這次徹底暴露。
盡管“陣風”戰斗機性能良好,其SPECTRA電子戰系統也曾被譽為歐洲頂級,但缺乏有效體系支持,效能大打折扣。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一個主要問題是,法國“陣風”與印度空軍俄制預警機的數據鏈兼容性差,難以獲取完整實時的戰場信息。
有報道稱,部分印度飛行員甚至在導彈臨近時仍未收到預警,蘇-30MKI雖然機動性出色,但在強大的電子壓制和體系化攻擊面前也顯得力不從心。
圖片來自于網絡
軍事觀察家普遍認為,現代空戰并非單純比拼飛機先進程度,即便美國過去限制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使用F-16,但考慮到F-16與巴軍現有中系預警指揮體系的兼容性,實戰效果可能不如本次實戰中的殲-10C。
印巴法各有盤算,軍火市場暗流涌動
空戰的煙還沒散,印度、巴基斯坦、法國三國的政治風暴已經開始醞釀了,巴基斯坦國內自然一片歡騰。
圖片來自于網絡
總理謝里夫在議會和全國講話里,痛斥印度的襲擊是“懦弱行徑”,宣稱巴軍給了入侵者“時間都無法愈合的創傷”,還強調巴基斯坦作為“有核國家和常規作戰能力國家”的決心。
巴國家安全委員會也授權軍方,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捍衛主權,在印度,莫迪政府那邊,日子就不好過了。
圖片來自于網絡
反對黨領袖拉希德·阿爾維直接開炮:為什么投了快八十架先進戰機,面對對方少量的三代半戰機,卻被打成這樣?
這難道不是暴露了軍事體系的深層缺陷嗎?他要求政府給個合理解釋,印度官方呢,則試圖把公眾注意力引向反恐成果,對空戰失利的細節,能不說就不說。
圖片來自于網絡
法國人臉上可就掛不住了,“陣風”作為法國航空工業的旗艦產品,一直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搶手貨,之前在好幾次局部沖突里名聲大噪,外銷訂單已經超過三百架。
這次在南亞頭一回栽跟頭,不僅讓法國軍界和民眾挺失落,也直接影響了達索公司的股價和市場信心。
圖片來自于網絡
法國網民中甚至有人把責任推給“印度飛行員技術不行”,而不是飛機本身,達索公司技術總監趕緊出來打圓場,強調“任何裝備都需要作戰體系支撐”。
法國國防部已經派了專家組去印度調查,重點評估“陣風”電子對抗系統在實戰里到底表現怎么樣,一時間,“陣風”戰機以后還賣得動嗎,成了熱門話題。
圖片來自于網絡
更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說,法國可能要印度暫停“陣風”的飛行任務,這要是真的,對印度空軍來說可真是雪上加霜。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倒借機推銷起了自家的國產“光輝”戰機,說它還保持著“零戰損紀錄”呢。
國際社會對這次印巴空中沖突也是高度關注,美國、土耳其、英國等多國領導人紛紛出來說話,勸雙方冷靜點,有話好好說,別把事兒鬧大了。
圖片來自于網絡
土耳其則明確表示支持巴基斯坦在危機中表現出的“冷靜和克制”,不過,這場空戰更深遠的影響,恐怕還在于它可能悄悄改變全球軍火市場的格局。
殲-10C憑借實戰表現,無疑為中國制造的武器系統贏得了一次寶貴的宣傳機會,出口前景說不定會因此看好。
圖片來自于網絡
反過來看,“陣風”的失利,可能會讓一些想買的國家在挑貨時更加小心,即便是被看作頂尖戰機的美國F-35,它的不敗神話也可能因為一個靠體系優勢彌補部分代差的實戰案例而受到了挑戰。
南亞上空這場較量,不光是軍事力量的硬碰硬,更是作戰理念、裝備體系和國家意志的綜合比拼,它清清楚楚地告訴大家。
現代戰爭中,體系對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往昔單靠幾件先進武器便可獨步天下的時代,似乎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參考信息
巴基斯坦總理: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機,化為灰燼
觀察者網2025-05-08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斗機被擊落
觀察者網2025-05-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