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寫詩、10歲出版詩集、13歲北大才女、27歲哈佛博士",這一連串閃亮的標(biāo)簽背后,是一個叫田曉菲的女孩,也是一段傳奇而又令人費解的人生。
她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又是如此的勇敢執(zhí)著。
在她28歲那年,她不顧所有人的眼光和非議,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一位年長她26歲、兩度離婚的美國教授。
這個決定,讓無數(shù)人大跌眼鏡,也注定讓她的人生軌跡變得更加跌宕起伏。
1
田曉菲的故事,要從她4歲開始說起。
那一年,稚氣未脫的她在《天津日報》上發(fā)表了人生第一首小詩。
詩歌,就此成為這個早慧女孩生命里最重要的主題。
父母都是文學(xué)界的知名人士,家中常常聚集著各路文人墨客,她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如海綿般吸收著養(yǎng)分。
10歲,她已經(jīng)是擁有5本詩集的"小才女";
13歲,她被譽為"神童"、以超常的才華被北大破格錄取;
16歲,她寫下《十三歲的際遇》,感恩這段奇妙的緣分,文章感動了無數(shù)人,也成了中學(xué)語文課本的選篇。
那時的田曉菲,儼然就是天之驕子,光芒四射,未來可期。
但天才的路,注定是孤獨的。
同為詩歌奇才的摯友海子,在她18歲那年選擇了自盡。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個昔日鼓勵她"要做偉大詩人"的少年,就這樣留下朦朧詩歌和未竟的人生,從此天人永隔。
海子的離世如晴天霹靂,給田曉菲的內(nèi)心帶來巨大沖擊。
她開始懷疑,是不是所有美好終將幻滅,詩歌也救贖不了靈魂。
迷茫之際,她毅然選擇遠(yuǎn)走他鄉(xiāng)。
在美國,她再次以驚人的速度,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27歲,她已經(jīng)擁有哈佛大學(xué)的博士學(xué)位,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
2
在哈佛求學(xué)時,田曉菲邂逅了美國漢學(xué)家宇文所安。
這個滿頭銀發(fā)的東方學(xué)者,有著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深刻理解和酷愛。
盡管已兩次婚姻失敗、比她大26歲,但兩人在詩歌中找到了惺惺相惜的知音和靈魂共鳴。
1999年,他們在美國步入婚姻殿堂,田曉菲也由此加入美國國籍。
消息傳回國內(nèi),一時輿論嘩然。
"崇洋媚外"、"背叛祖國"的字眼鋪天蓋地,犀利的批評像利箭射向這個敢愛敢恨的女子。
在別人眼里,她是大逆不道;在自己心里,她是至死不渝。
在田曉菲看來,婚姻從來不是簡單的年齡和國籍問題,而是找到彼此欣賞、互相支持的精神伴侶。
這種超越時空的默契,常人難以理解,旁人無權(quán)置喙。
夫妻二人都醉心于對古典詩歌的探索和研究,用這種學(xué)術(shù)般的浪漫營造著專屬于他們的詩意棲居地。
在宇文所安的鼓勵下,田曉菲勇敢地打破學(xué)科藩籬和思維定式,以更加廣闊的視角去研究中國文學(xué)。
幾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讀和埋頭著述,終于讓她在學(xué)界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兩度擔(dān)任哈佛大學(xué)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主任,兼任美國人文與科學(xué)院院士。
那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fā),也漸漸被歲月和艱辛熬成了蒼白的華發(fā)。
3
然而,正如蔣勛所說,"春花秋開,生命跳躍在火焰般的流動中"。
田曉菲用滿腔的熱忱,證明了自己不是單純的曇花一現(xiàn)。
她的學(xué)術(shù)生涯橫跨魏晉六朝、唐宋詩歌,縱論元明清小說。
她運用英文講授中國古典名著,讓世界讀懂《詩經(jīng)》《離騷》的精妙;她穿越時光隧道,為《金瓶梅》呈現(xiàn)出歷史和女性主義的獨到解讀。
數(shù)十年來,她以西方人的身份,以東方人的情懷,在兩種語言和文化間架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
她常說"我選擇用世界的語言,講述最美的中國故事",行動賦予誓言最有力的詮釋。
從天才少女到學(xué)界泰斗,從叛逆女兒到跨國媳婦,田曉菲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完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響樂。
在這場由才華、愛情和選擇奏響的樂章中,她不懼世俗眼光,只愿隨心而行。
她深知,人生短暫,能遇到志同道合的靈魂伴侶,是多么不易;她也明白,學(xué)術(shù)是一條孤獨的路,唯有不忘初心,才能造就"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理想境界。
4
就像周國平在《人生是一場孤單的旅行》中所言:"生活的突如其來和翻覆,正是一首富有戲劇性的人生交響曲的重要樂章。"
田曉菲用她的方式,譜寫出了這份人生樂章最動人心魄的音符。
我們固然可以用或褒或貶的語言去評說,但更需要的是包容和理解。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quán)利,關(guān)鍵是要坦然面對選擇帶來的一切后果。
再說到底,愛情,從來就不是數(shù)學(xué)題,由年齡差和國籍決定;人生,也不是單行線,由他人來代言。
當(dāng)所有鮮花和掌聲都已遠(yuǎn)去,留下的是自己,還有那個愿意陪你一起變老、攜手走過春秋冬夏的另一半。
"愿你執(zhí)著如少年,永遠(yuǎn)熱愛生活和文學(xué)。"
這是當(dāng)年海子留給田曉菲的祝福,也是她畢生的信條。
如今,那個接受挑戰(zhàn)、從不言敗的女孩,正以她的方式演繹著"愛與自由"的不老傳說。
她不為世俗眼光所動,只為內(nèi)心信念而生。
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一生所追求的"詩意地棲居"?
感謝您讀到最后。這里是羅曉曉說事,點擊關(guān)注。社會百態(tài)、人間冷暖!傳播社會信息,傳遞正能量。
希望可以點個“贊”+“在看”,并分享給更多人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