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對消弭距離的永恒追問
——讀汪鑫先生新作《距離》有感(之三)
文 / 妙瓜
北京既是一座容納千萬夢想的容器,也是一面折射人性棱鏡的都市。在汪鑫的非虛構作品《距離》中,有一半故事是以北漂年輕人的成長軌跡為切入口,將地理遷徙、身份認同、情感博弈等命題層層剝開,最終指向一個永恒的追問:當現代社會的各種距離被不斷丈量,究竟什么才是消弭隔閡的終極答案?這是書中最具穿透力的思想。
物質圍城里的情感博弈,是這些故事中最吸引人也最需要人們去深思的部分。當用物質主義不斷地測繪愛情的距離時,婚姻便異化為一場精準的利益核算,戀情夭折或情感裂隙就難以避免。那些因為物質利益而分道揚鑣的情侶,他們之間的距離并非一開始就存在,而是在金錢的誘惑和現實的壓力下逐漸產生、擴大,當“有房有車”成為婚姻市場的硬通貨,最終將一些距離變得不可逾越。
情場失意的小劉在經歷了兩段夭折的戀情后,面對新女友曉雯家族的彩禮清單與房產證博弈,最終在情感廢墟中清醒,選擇重建生活坐標,從彩禮困局中逃離。
邱力與吳倩的糾葛,是書中最為刺目的情感謊言。這段關系始于校園的單純,卻在現實的浸染中變味。邱力用工資卡供養吳倩的學業與虛榮,甚至背負其家人的生活開支,而吳倩的回應卻是對金錢的貪婪與情感的背叛。兩人的關系始終處于一種“單向傾斜”的狀態中。一個將自己壓縮成一張無限透支的信用卡,而另一個則用冷漠丈量對方的利用價值。這種不對等的距離,折射出現實社會中一代年輕人的無奈。邱力的放手,既是對謊言的終結,也是對自我的救贖。
戶口制度如同一道透明的玻璃墻,將印廠業務員朱珠隔絕在“北京人”的身份之外。初戀因戶口問題戛然而止,婚姻因前妻闖入分崩離析,這些戲劇化的沖突背后,浮現出一個弱勢群體的結構性困境。作為北漂二代,她在北京生活三十余年,卻始終未能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子,她的“家”始終帶著臨時性的烙印。朱珠母親那句“這是命啊”,道盡了城市化狂飆中局外人的無奈。這種物質層面的漂泊,實則是精神歸屬缺失的隱喻。
崔亮亮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因住在城鄉結合部而被同事誤以為外地租房者,上演了一場荒誕的“身份誤讀”。在房價焦慮的語境下,人們習慣用房產坐標丈量身份價值,這種“霓虹與故土之間的漂泊”更具隱喻性,反射出在城市化浪潮中,本土居民反而被邊緣化的落寞。他與莎莎的戀情,更像一場精心計算的“距離游戲”。莎莎誤以為他是拮據的外地青年時,兩人保持著禮貌的疏離,而得知其房產潛力后,莎莎迅速將感情升級為資本博弈。文中極具戲劇張力的攝像頭監聽場景,撕開了溫情面紗下的冰冷現實,莎莎的“洗房”算計與崔亮亮母親的“賣房試探”,構成雙重鏡像,照見物質主義時代的情感荒漠。這種以利益為尺度的親密關系,恰與崔亮亮父母因真誠相守跨越城鄉差異的婚姻形成了鮮明對照。崔亮亮的故事終章,定格在地鐵規劃帶來的是否動遷的不確定性里。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距離”不再是冰冷的度量單位,而成為丈量人性的標尺。這或許正是作者通過《距離》給予讀者的啟示:在這個習慣用房產、學歷、薪資標注價值的時代,唯有心靈的去功利化,才是消弭所有距離的終極答案。
子禾的感情史折射出的是都市婚戀生態中理想主義的潰敗。從為前途背叛她的初戀男友,到以婚姻為籌碼的企業高管,再到深陷網貸泥潭的“軟飯男”,每一次親密關系的崩塌都指向一個殘酷現實:在功利至上的都市叢林里,純粹的愛情已經淪為稀缺品。她像堂吉訶德般揮舞著“不將就”的長槍,卻在現實的銅墻鐵壁上撞得頭破血流。最終,她選擇用“不婚主義”筑起堡壘,看似是對愛情的絕望,實則是以決絕的姿態守護內心對純潔感情的信仰。她最終在北京買下屬于自己的房子,也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距離》一書講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剖析的卻是生活背后的人心。在宏觀敘事面前,小人物的理想如同拋物線,終究要回歸現實的引力。
汪鑫的筆下的“距離”絕非單向的失去或疏離,也有“讓靈魂不再流浪”的期許和溫馨,距離的拉近與疏遠,終究是一種辯證。故鄉的遠,是為了成全眼前的近;身份的降,是為了托起下一代的升;情感距離在被撕裂的同時,也不乏有幸福的重建;有堅守自我救贖的精神跋涉,也有在妥協與自由之間尋找平衡點的探索。正因為這些,讓漂泊有了根的意義。那些結晶在傷口上的鹽,終究還是化作了照亮星空的微光。
心之所向,皆是歸處。
——2025.5.7
作者簡介:
妙瓜,青作網簽約作家,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散文學會、小說學會會員,中國網絡作協會員,中華知青作家學會理事。著有紀實文學作品集一部,詩集三部,與人合著文學作品集四部。作品多次在各類文學賽事中獲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