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聽到了很多關于《永樂大典》的謠言,它不是一個單一的謠言,而是圍繞著《永樂大典》所產生的一系列謠言。這讓我實在是不得不佩服一些網友的想象力,不去寫科幻小說,真的是太屈才了!這個謠言的可笑程度,在我上篇文章所講的歷史謠言里,能與之一戰的應該就只有“王莽是穿越者”了。
這些謠言是怎么說的呢?比如《永樂大典》成就了西方近代文明和科學技術。
英國人偷走了《永樂大典》,找人翻譯,偷竊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然后才能迅速崛起。
大明一鯨落,西方萬物生。
《永樂大典》丟了,西方立馬文藝復興,西方文明立馬崛起。
我就想啊,那要是按照這個邏輯,前幾年我錢包丟了,當年馬斯克就成為世界首富了,那這二者之間看來也有關系的是吧。
還有人說:毫不夸張的說,《永樂大典》開啟了西方的文明時代。
你不夸張都敢這么說,那要是夸張一點,難不成要說:《永樂大典》豈止是開啟了西方的文明時代,那簡直是開啟了全人類乃至全宇宙的文明時代。
還有一些更離譜兒的謠言:什么好多西方的發明專利就是照抄的《永樂大典》。
英語的出現就是為了翻譯《永樂大典》,你看《大英百科全書》那都是抄襲《永樂大典》的。
日本人生產的中藥在市場上占有率高,日本好多古風音樂做得特別好,為什么?《永樂大典》呀,這都是《永樂大典》的功勞啊。
好家伙,現在都不只是西方人抄襲《永樂大典》了,連日本人都這么干,就差說全世界的文明都是來自《永樂大典》了。
還有更炸裂的,有人說,砸牛頓腦袋的那個蘋果指的是明朝,牛頓說他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那個巨人指的就是古代中國。
敢情,牛頓是看了《永樂大典》才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的是吧。
還有好多這樣的謠言,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而言之,這些人的中心意思就是說:《永樂大典》是古今中外第一奇書,沒有《永樂大典》,西方人現在都還在樹上當猴兒呢。天不生《永樂大典》,西方萬古如長夜。
說實話,我看這些謠言的時候呢,除了震驚之外,還有些高興。為什么呢?大家知道,這些年國內的喜劇是越來越不行了,都不咋搞笑,但是你看這些言論,那和看笑話差不多,而且喜劇效果滿滿。我覺得國內的這些喜劇演員們,還是得多向這些人請教請教。
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此反智的言論,竟然還有這么多人深信不疑。說這些話的人里有不少天天罵有些韓國人在文化上怎么怎么樣,瞧不起人家,你這不和人家一樣嗎?你還嘲笑人家?五十步笑百步是吧。
關于《永樂大典》的謠言實在是太多了,我沒辦法挨個謠辟。因此,我就從總體上、根本上說一下,本質上可以歸結為兩個問題:第一,西方人有沒有偷走《永樂大典》?第二,《永樂大典》上記載的內容,是否可以讓西方人從中參透出近代文明、科學革命等等?如果這兩個問題能弄清的話,目前網上流行的很多關于《永樂大典》的謠言就都可以不攻自破了。
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大家有一點必須要知道,《永樂大典》只有兩套:永樂正本和嘉靖副本。既然有人說西方人偷走了《永樂大典》,那他們偷走的是哪套呢?還是說兩套都偷走了?
我們先來看永樂正本,《永樂大典》的正本,目前已經全部失蹤了,沒有一本存世。所以有不少人主張,西方人偷走的是正本。關于它的下落,這些年學界經過考證、研究,主要提出了如下幾種說法:
1、陪葬嘉靖皇帝了,現在在明十三陵的永陵里。
因為嘉靖本人非常喜愛《永樂大典》,《永樂大典》中的嘉靖副本就是他下令抄寫的。嘉靖死后三個月才正式下葬,而葬禮剛剛完畢,剛即位的隆慶皇帝就宣布《永樂大典》已抄成,井重賞了抄錄的大臣。恰恰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史料上就再也見不到記載《永樂大典》正本的信息了。這種種跡象表明《永樂大典》的正本很可能是陪葬嘉靖了。
2、毀于明萬歷年間的大火。明萬歷二十五年(1596年)六月,紫禁城發生大火,三大殿被焚毀,晚明的一些學者在書中記載了這件事,并說《永樂大典》正本毀于此次大火中。
3、明末毀于北京。1644年,李自成在撤出北京的時候,下令焚燒紫禁城,除了武英殿之外的整個皇宮都被焚毀,《永樂大典》正本如果藏在皇宮之中,應該也被燒毀了,目前這個說法影響力比較大。
4、藏于皇史宬夾壁。皇史宬是明代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東西墻厚3.45米,南北墻厚6.17米,墻體占據了整個建筑面積的64%,所以有人懷疑其中有夾層,《永樂大典》正本就藏于其中。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這些說法中有的雖然也是猜測,也存在各自的不足,但是它們要么有文獻記載的支撐,要么有實地勘探的證據,要么是歷史學者的理性研究,都是在現有的證據下進行的合理推測,也在人們的經驗或理性認知范圍之內。
可是學界目前沒有一個人提出過《永樂大典》正本的失蹤是因為被西方人偷走了。之所以沒人提出,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證據且缺乏合理邏輯的瞎想,完全超出了人們的經驗或理性認知范圍。
根據我的觀察,說《永樂大典》正本被西方人偷走了,這只是近些年來才流行于網絡上的說法,而且提出這種說法的人,也沒有給出任何依據。
既然有人說《永樂大典》正本是被西方人偷走的,我可以理解為是你對《永樂大典》正本的失蹤之謎,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提出了論點,那就得有論據去論證它。那你們有啥證據?是有文獻記載了這件事嗎?是有考古發掘的證明?還是說是基于現有的證據進行的推測,那現有的證據是啥?推測過程是啥?有無合理的邏輯?目前,我都沒有看到。
而且西方那么多國家,是被哪個國家偷走的?還是很多國家都參與了?還有,既然偷走了,得翻譯吧,那世界上有英文、德文、法文的《永樂大典》嗎?按照有些人的說法西方肯定翻譯了,這么大的翻譯、抄襲工程,持續了幾百年,那總該留下點蛛絲馬跡的證據吧。
如果什么證據都沒有,怎么證明你們的這個猜想呢?你不能沒有證據,張口就來呀,對吧,那我還說《永樂大典》的正本被外星人偷走了呢,你信不信?
還有,從《永樂大典》正本失蹤的時間哪怕按照最早的算,也是在隆慶初年,都16世紀中期了,而歐洲的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6世紀。因此,《永樂大典》怎么可能造就了歐洲文藝復興呢?
另外,從可能性上講,西方人是怎么偷走《永樂大典》正本的呢?《永樂大典》可不是一本書,是一套書,有多少?1.1萬多冊,看見了吧,這么大開本的1.1萬多冊。
如此大體量的《永樂大典》被西方人從明朝戒備森嚴的皇宮大內偷走,并且長時間不被人們所察覺,以至于在史料上沒有留下一絲記載。你覺得這個可能性有多大?
這個猜想還有很多其他的硬傷,我就不多說了。因此,我認為《永樂大典》的正本被西方人偷走這個觀點是不成立的,造就了歐洲的文藝復興的觀點更是不成立。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要說了,西方人偷走的不是《永樂大典》的正本,而是副本。你要是這么說的話,我覺得你還不如說偷走的是正本呢,那更有利于你們去胡編亂造,去論證西方人是因為偷學了《永樂大典》,才有了近代文明、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等等。
因為關于《永樂大典》副本的流傳過程,史料更多、脈絡更清晰,足以證明西方人直接劫掠的數量并不多,且時間都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了。
《永樂大典》的副本自抄錄完成后,一直存放于皇史宬中。在明清鼎革之際,因為戰亂,副本有所流失。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一些官員利用修書的機會,開始偷書。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盤點的時候,已經丟失了1000多冊,但是因為總數有1.1萬多冊,所以這時候還剩下了將近90%。
在嘉慶、道光年間,翰林院要用《永樂大典》編書,副本又被內部官員偷走了不少。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趁此混亂之機,偷書行為更加猖狂,英法聯軍也劫掠了一些。到光緒元年(1875年),皇宮里的《永樂大典》副本只剩下了不到5000冊,而到了光緒十八年(1892年),就只剩下了870冊,絕大部分都被官員偷走,之后收藏或者變賣了。
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僅存的這幾百冊副本,有的毀于戰火,有的被八國聯軍劫掠。戰爭結束后,英國人退回來了300多冊。但是又遭到了官員監守自盜,到了宣統元年(1909年),皇宮中的《永樂大典》副本只剩下64冊。清朝滅亡后,移交給了京師圖書館,也就是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前身。后來國圖不斷調查、收集,確定了全世界目前只有400多冊了,總數不及原書的4%,其中一半以上在國圖。
通過《永樂大典》副本的散佚過程,可以清晰地知道:西方人劫掠走的《永樂大典》副本數量并不多,大部分還是被中國官員監守自盜了。這些被盜走的《永樂大典》副本,要么自己留著收藏,要么賣了。
當然買的人里面,也有西方人。關于西方人到底買走了多少本《永樂大典》副本,目前并沒有一個精確的數字。不過,退一萬步講,假設中國官員監守自盜的這些《永樂大典》副本全被西方人買走了,中國人就沒留下多少,當然你知道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這都啥時候了?都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了。此時歐洲早已完成文藝復興、近代科技革命,英、法兩國也已完成工業革命,他們劫掠、購買《永樂大典》更多的還是為了其自身的文物價值,想收藏或賺點錢,和學習根本挨不著邊。說《永樂大典》成就了西方近代文明和科學技術,這個時間根本就對不上。而且,從西方人的角度看,我現在功成名就,你中國被我打得滿地找牙,我為啥還要學你呢?我跟你學啥呢?
除了時間對不上之外,我們還可以再思考一個問題:《永樂大典》上記載的內容,是否可以讓西方人從中參透出近現代文明、科技革命等等?
隨著《永樂大典》正本的失蹤和副本的流失,《永樂大典》收錄的七八千種古籍到底都是什么?目前已經無法完全知道了,其中很多書也都失傳了。
但是《永樂大典》副本的流失有一個過程,它不是一下就消失的,直到乾隆后期,《永樂大典》的副本90%都還在。從清代開始直到現在,一些學者去考證《永樂大典》所收錄的古籍有啥?
比如郝慶柏寫的《永樂大典書目考》,這本書里羅列了他所能考證出的《永樂大典》所收錄的古籍,儒家經典自然是必不可少,佛教、道教的書籍也有很多,各種文學作品也是應有盡有,這里面很多古籍的名字大家可能也比較熟悉。
另外,經過很多學者的不斷努力,已經從《永樂大典》副本里輯錄出來了六七百種古籍,經史子集都有。有各種注釋儒家經典的古籍,和四書五經相關的也有不少。有各種歷史著作,比如《舊五代史》《續資治通鑒長編》《水經注》等,也有很多諸子百家的書,比如醫學、天文算法、術數等。還有各種文集、詩集、小說。
這些記錄出來的古籍現在都還能看得到,而《永樂大典》副本現存400多冊,也有影印版。雖然這些工作無法完全恢復《永樂大典》的全貌,但是多少還是能感受一下《永樂大典》的內容的。
因此,我建議認為西方能出現近代文明和科學技術是因為學了《永樂大典》的人,去翻翻這些古籍,也可以讓你身邊各個領域的牛人們看看,甚至你可以請求國內外各大學、各研究機構的幫助,讓他們看看,看這些書,怎么能從中產生近代文明和科學技術,你可以給大家演示演示嘛。
如果都參透不出來的話,那西方人費那么大勁,又是偷走、又是翻譯《永樂大典》,還要掩蓋,不讓其他國家的人知道,干嘛呢?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永樂大典》它不是明朝那時候從頭創作的、有什么獨創內容的新書,而是收錄了從先秦到明初的古籍的類書。也就是說:從先秦到明初,先秦哪怕是從春秋時期算起,這也有2000多年的時間了,寫這些古籍的人和看這些古籍的人,絕對不在少數,他們咋就沒從中創造出近代文明和科學革命呢?
中國古代這么多的人花了2000多年的時間,都沒創造出近代文明、科技革命,反而西方人就“偷學”了兩三百年就成功了。而且根據有的人的說法,西方人在此之前,那文明水平比中國差遠了。
那你這是什么意思呢?你這是高級黑嗎?你這是在拐彎抹角地罵我們中國人水平不行、沒有智慧嗎?在夸西方人天生就比中國人聰明?人家基礎比我們差,用的時間比我們少,學的還是我們自己的東西,結果最后就把我們給打趴下了?
刻意貶低對手,就是在看輕自己。
有人可能還不服,有謠言說了《永樂大典》丟了,西方立馬科技大爆發、立馬文藝復興、立馬崛起,天底下哪有這么巧的事情,肯定是偷學的《永樂大典》。
我先不說,你這二者之間的時間根本就對不上,我前面講過了,還不明白的,可以再去復習一下。
你稍微學點邏輯學就知道,相關性不等于因果性啊,更何況還是個偽相關。舉個例子,傳國玉璽是在五代后唐滅亡時失蹤的(936年),也是在這一年,奧托一世成為了德意志國王,并且在20多年后建立了神圣羅馬帝國,哪有這么巧的事兒?肯定是西方人偷走了傳國玉璽,獲得了東方神秘力量的加持,要不然奧托一世怎么能獲得教皇的加冕,怎么能取得那樣的成就?你覺得這個因果性能成立嗎?
我再舉個生活化的例子,你今天出門摔了一跤,正好今天股票跌了。明天出門沒摔覺,正好那天股票上漲了。你能得出結論說,中國股票跌不跌,就看你摔不摔跤嗎?
我奉勸信這些謠言的人一句,還是學點邏輯學吧,能少讓人騙。
關于《永樂大典》的一系列謠言,讓我想起了晚清的時候,中國被歐美列強揍得很慘,但是其中守舊派不僅不想學習西方,反而還對西方的學問進行駁斥,其中一種方法是把西方的科學技術附會在中國的古代典籍上,從而證明西方文明全部來源于中國。
比如宣稱西方歷法出自《尚書·堯典》,而西方人關于地球的理論的基本觀點則來源于《曾子十篇》注釋;代數據說是元朝人李冶的發明;而西方數學的其他部分則源于古代數學經典《周髀算經》。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后來被人揍得更慘了。
這個就像是小孩兒之間打架或打游戲,打不過人家,就問候人家母親,想借此成為人家父親,你是我生的,我比你高一輩兒。通過在倫理方面占人家便宜,然后強行挽尊,給自己找回點兒面子。
而這種做法,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佛教大興,而道教式微,為了與佛教競爭,道教提出了“老子化胡說”:老子(道教的太上老君)西出函谷關后,來到西域、天竺,化身佛陀釋迦牟尼對西域人、天竺人實行教化。
當一種文明面臨強勢文明的競爭時,總是本能地想證明自己文明的優越性。當一個人在現實中過得不如意時,總是會去懷念自己或者先人曾經的風光,甚至不惜編造。這說來說去,還是繞不過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里寫的那句“我祖上闊過”,我祖宗牛,所以我比你更牛。
如果你真的以祖宗所取得的成就引以為傲的話,那最好自己也干出些能讓自己的后代子孫驕傲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