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日本不僅對菲律賓提供裝備技術援助,還與菲律賓共享軍事設施,甚至聯合進行海上巡邏和演習。
南海(資料圖)
近年來,日本在南海的介入愈發深入。自2021年3月首艘30FFM型護衛艦“最上”號下水,截至2024年12月,短短四年間日本已有10艘該型護衛艦下水。日本還計劃將此類艦艇建造總數提升至22艘,并對后續艦艇改進升級,增加排水量與強化防空能力。這一系列舉動,大大增強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實力,也凸顯其在西太平洋地區海軍力量的穩步提升。
日本加強海上力量建設,南海已成為其重要戰略布局點。南海作為全球關鍵航運通道之一,蘊藏豐富海洋資源。日本作為全球主要航運大國,約八成石油運輸依賴南海。保障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對日本能源供應及海上貿易意義重大。此外,隨著中國海軍力量崛起,日本在東海及釣魚島周邊面臨壓力,試圖借在南海的動作來平衡局勢。
南海(資料圖)
菲律賓則成為日本南海戰略的關鍵伙伴。2024年12月16日,菲律賓參議院批準了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互惠準入協議(RAA)。這一協議使日本能在菲律賓軍事基地開展更多活動,如聯合訓練、演習及技術轉讓。日本借此向菲律賓提供艦艇、飛機、雷達等大量軍事援助,將軍事影響力進一步拓展至南海。
然而,日本在南海的行動并非一帆風順。菲律賓國內對外部勢力介入南海意見存在分歧,部分民眾與政治力量擔憂過度依賴外部勢力會使南海問題更加復雜。且日本本土距南海較遠,即便海上自衛隊裝備與技術有優勢,面對南海復雜海域環境,執行任務時也困難重重。
在日本于南海小動作不斷之時,中方迅速反制。4月27日,菲律賓6名人員不顧中方警告勸阻,非法登上鐵線礁活動,中國海警執法人員依法登礁并查證處置。鐵線礁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中方開展維權執法活動,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正當舉措,也是對菲律賓非法登礁等侵權挑釁活動的有力回應,確保鐵線礁維持無人、無設施狀態,維護《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嚴肅性。
南海(資料圖)
4月29日,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約見菲駐華大使吉米,就近期菲方在涉臺及安全領域的一系列負面動向進行嚴肅交涉。事實上,菲律賓在鐵線礁多次“惹事”。2024年3月21日,34名菲律賓人員非法登上鐵線礁;今年1月25日,兩艘菲律賓船只試圖非法登上鐵線礁進行砂樣采集;此次菲方人員再次非法登上我南沙島礁。菲律賓的這些挑釁行為,背后離不開美國的軍事與政治支持,也與日本在南海的攪局密切相關。
南海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南海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始終主張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南海爭端,堅決反對外部國家借軍事手段干預地區安全。面對日本和其他外部勢力的介入,中國一方面加強與南海周邊國家的合作,通過外交途徑推動多邊合作與區域穩定;另一方面,不斷加強在南海海域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提升應對外部威脅的能力。
中國海警依法在南海開展巡邏執法、島礁管控等行動,有力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國際輿論場,中國積極發聲,向世界闡明南海問題的真相,揭露外部勢力攪亂南海局勢的企圖。中國在南海的一系列舉措,釋放出強烈信號:任何試圖侵犯中國主權、破壞南海和平穩定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回擊。日本應認清形勢,停止在南海的挑釁行徑,回歸到通過對話與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正確軌道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