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與時間賽跑 為生命護航——探訪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劉姍 宋芳科
夜幕低垂,城市的喧囂漸漸沉寂,街巷間霓虹閃爍,人們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或是與家人圍坐共享晚餐,或是漫步街頭享受閑暇時光。
然而,在甘肅省人民醫院的急診科,燈光卻始終明亮如晝,那束穿透黑暗的光,如同生命的燈塔,為每一個危在旦夕的生命照亮生的希望。
這里,沒有晝夜的更迭,沒有節假日的歡愉,只有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
近日,記者走進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與急診科主任張紅深入交流,一同探尋那些隱藏在忙碌背后的故事。
“我是在急診科成立的時候被抽調而來的。”張紅回憶道。急診工作,從一開始就帶著高風險與高強度的標簽,這里沒有規律的工作節奏,沒有輕松的假期,每一個瞬間都可能關乎生死,這也讓很多人對急診科望而卻步。
然而,張紅和他的同事們卻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環境里毅然堅守著。“急診科是治病救人的第一戰場,在這里,有些病人經過我們的緊急救治,病情能立竿見影地好轉,這種成就感讓我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言語中,張紅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全年無休 與時間賽跑
節假日,當大多數人沉浸在歡聚的喜悅中時,急診科卻迎來了最為繁忙的時刻。“急診科在節假日時最忙,有時候門診會休息,而急診科全年無休。”張紅介紹道。為了應對這一情況,醫院會增派人員到急診科,確保有足夠的人手應對激增的病人量,從而提供更充分的排班和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目前,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每天的接診量大約在150人到200人之間,由于城市內有多家大醫院分流病患,整體接診情況還算平穩。”張紅介紹。
隨后,記者跟隨張紅的腳步走進急診科,緊張的氛圍撲面而來。病床上躺著剛剛送來的患者,家屬們焦急地守在一旁,眼神中滿是擔憂。
“急診科的病人病情緊急,家屬的情緒往往也特別緊張。”張紅深知這一點。科室里的醫生大多是高年資主治醫師,臨床經驗豐富,在緊急救治病人的同時,他們也不忘與家屬溝通交流,用溫暖的話語安撫著家屬的情緒。
在無數個日夜的堅守中,每當看到病人轉危為安,醫護人員們的內心便充滿了欣慰和成就感。
多學科協作 創造生命奇跡
在急診科,時間就是生命。“比如,一位腦出血患者被緊急送到急診科時,我們會迅速啟動評估流程,同時聯系神經科和腦血管科的專家進行會診。在多學科的緊密合作下,病人很快被送進了手術室,24小時內病情就有了顯著的好轉。”這樣的案例在急診科并不少見,每一次成功救治背后,都離不開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團隊協作精神。
急診科醫生的工作強度極大,在搶救室里,他們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面對病情危重的病人,需要迅速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決策。這不僅要求醫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更要有快速反應能力。
為了緩解高強度工作帶來的壓力,科室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同事之間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同時,大家也會在業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對于新一代急診醫生,張紅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急診科的工作對身體和心理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新一代醫生不僅要身體好、理論知識扎實,還要具備高情商和共情能力,這樣才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時,給予他們心靈上的安慰。”
普及知識 筑牢健康防線
“其實,很多意外傷害和突發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張紅向記者介紹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實用的急救知識,如注意煤氣使用安全,及時處理切割傷和燒燙傷,正確保存離斷肢體,以及學會處理老年人和小孩的窒息急救等。“這些知識看似簡單,但在關鍵時刻卻能挽救生命。”張紅說。
在急診科,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生命的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專業和愛心,為患者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盡管面臨著諸多挑戰,但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用行動詮釋著“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
責任編輯:小云
(中國甘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