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當下,一口整齊健康的牙齒不僅關乎進食體驗,更是面部美觀與自信的重要支撐。
然而,許多中老年人卻飽受牙齒松動、脫落之苦,日常生活質量因此大打折扣,而牙周炎往往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
要守住牙齒健康防線,就得深入洞悉牙周炎的來龍去脈。
一、牙周炎的癥狀與臨床表現
牙周炎本質上是一種由菌斑微生物誘發的慢性感染性病癥,專門侵襲牙周支持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以及牙骨質。
發病初期,牙周炎會釋放出一系列較為溫和的“信號”:刷牙時牙刷上莫名出現血跡、咬硬物時牙齦突然出血、牙齦肉眼可見地紅腫,口腔還時常散發異味。
隨著病情的發展,牙周袋悄然形成,牙齦開始萎縮,牙槽骨加速吸收,原本堅固的牙齒逐漸松動,最終可能脫落,整個過程如同一場口腔健康的“慢性災難”。
因此,一旦發現刷牙出血、牙齦紅腫等初期癥狀,務必即刻進行全面的牙周檢查,以扼殺病情惡化的可能性。
二、牙周炎的系統治療方案
針對牙周炎,當下主流的治療方案遵循一套嚴謹的四步流程:
1.齦上菌斑控制
作為牙周基礎治療的首要環節,齦上菌斑控制通過使用專業手工器械或超聲設備,精準去除牙齒表面的菌斑與牙結石,直擊牙周炎致病源頭,初步緩解炎癥。
2.齦下菌斑控制
深入牙齦下方,清除隱匿的菌斑和牙石,進一步凈化牙周環境,鞏固基礎治療成效。
必要時,可搭配局部藥物輔助消炎,以增強治療效果。
3.手術治療
如果基礎治療效果未達預期,或是患者病情復雜棘手,則需考慮牙周手術。
常見的術式包括牙周翻瓣術、牙齦切除術、牙周再生術等,這些經典術式能夠重塑牙周組織的生理機能與外觀,為日常口腔清潔掃除障礙,保障長久療效。
4.維護支持治療
鑒于牙周破壞具有階段性、非同步性的特點,即便經過積極治療,患者也需定期復診,終生維持牙周健康管理。
三、防患于未然:牙周炎預防之道
口腔衛生欠佳是牙周炎滋生的溫床,強化預防才是守護牙齒的關鍵。
1.培養科學口腔衛生習慣
熟練掌握巴氏刷牙法,早晚各一次,每次保證至少3分鐘的細致清潔,搭配牙線、沖牙器等工具,徹底清除牙縫間的污垢。
2.摒棄不良嗜好
吸煙、酗酒、過度攝入高糖食物、咀嚼檳榔等不良習慣都是口腔健康的“定時炸彈”,必須堅決戒除。
3.身心兼修
堅持適度運動,保持樂觀心態,能增強體質,提升牙周組織的抵抗力與修復力,有助于預防牙周疾病的發生。
4.定期口腔體檢
建議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牙周潔治(洗牙),病情較重者,應將檢查間隔縮短至3~6個月,以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
5.牙周炎防治,預防遠勝治療。
唯有筑牢預防壁壘,精準施治,才能讓健康牙齒相伴一生,遠離“老掉牙”的困擾,盡享品質生活。
說明:文字原創,圖片由AI生成。
作者:東莞健力口腔醫院 黃川
編輯:郝學婧 李碩然
審核:姜峰 李雅琴
關注“姜大夫答疑”
分享交流專業、有趣的健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