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百甲科技(835857.BJ )北交所上市前的重要股東,牛勇也開始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了。
日前,百甲科技公告披露,目前牛勇持有上市公司6.4187%的股份,此次減持,牛勇計劃減持不超過2%的股份,即不超過3625265股。如果以5月8日百甲科技6.73元的收盤價來計算,此次套現金額約為2440萬元,而牛勇的減持原因是“個人資金需求”。
如果公司經營情況正常,牛勇的行為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股東行為,但目前的百甲科技上市不過2年,已經深陷虧損困境,并且進入2025年,百甲科技的凈利潤還有著加速虧損的趨勢。與此同時,新的增長點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目前尚未能有效產生利潤。
顯然,此時重要股東牛勇的減持行為傳遞給百甲科技投資者們的,一定不會是對公司的信心。
上市次年即虧損
國內鋼結構市場的激烈競爭在百甲科技的年報數據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百甲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83億元,同比增幅2.09%;同期凈利潤虧損約449.68萬元,同比下滑111.21%;扣非凈利潤虧損約623萬元,同比下滑138.23%。
在年報中,百甲科技也給出了業績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受下游市場需求低迷等因素的影響,公司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為爭取客戶資源、保持現有業務規模,公司適度下調銷售報價以爭取客戶訂單,導致毛利率下降;同時,應收賬款部分回款不及預期,信用減值準備計提金額同比增加較大。
事實上,不僅僅是百甲科技,行業中一眾公司都在經歷著內卷的沖擊。
筆者通過梳理A股中另外幾家鋼結構上市公司的業績發現,大家的表現都不太好。其中,2024年營收超過百億的公司中,只有精工鋼構實現了營收增長。如果從凈利潤數據上來看,鴻路鋼構、精工鋼構、東南網架、杭蕭鋼構、富煌鋼構和百甲科技6家鋼結構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百甲科技降幅最大,并且是6家上市公司中唯一虧損的企業。
圖源:筆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整理
進入2025年,百甲科技的業績頹勢延續,營收和凈利潤大有加速下滑的趨勢。具體來看,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81億元,同比增長17.56%。但由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公司一季度凈利潤虧損131.09萬元,同比下滑124.55%;扣非凈利潤虧損194.32萬元,同比下滑138.23%。
與此同時,筆者通過近5年公司的財務數據發現,百甲科技的營收基本都在10億元上下略微浮動。再結合這幾年內卷的環境來看,百甲科技這兩年寧愿少賺錢甚至虧錢,也不愿意將本就占比不大的市場份額拱手相讓。
圖源:Choice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百甲科技2024年年報的數據是經過了下修的。
早在今年1月24日,百甲科技就發布了業績預告,雖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凈利潤下滑嚴重,但從當時公布的數據來看至少公司還在盈利。
但3月1日,百甲科技對2024年財務數據進行了更正,業績由盈轉虧,而變動的原因是期后客戶結算減少,以及財務人員混淆應收賬款與合同資產確認,賬齡劃分錯誤,大幅增加信用減值準備計提金額。
更正后,凈利潤與預告下限差異達344.16%,且盈虧性質發生變化,百甲科技也因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且未及時修正,構成信息披露違規。隨后,北交所對百甲科技及董事長劉甲銘、總經理劉煜、財務負責人黃殿元予以通報批評,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BIPV轉型路漫漫
面對傳統業務毛利率的持續下滑,百甲科技尋找利潤的“第二極”已迫在眉睫。
事實上,百甲科技已經開始布局,在2024年報中公司指出“鋼結構建筑光伏建筑一體化部品部件的研發”項目將是公司“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說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是公司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而公司的募投項目中投入第二大的項目“鋼結構建筑屋頂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體系技術研發項目”也正是這個方向。
圖源:公告
不過從目前來看,BIPV或在短時間內難以扛起百甲科技利潤增長的大旗。
和2024年財報同一天披露的還有百甲科技上市募投項目的進展情況:公司上市募投5個項目,其中4個項目中的2個項目經過一次延期后目前已經全部結項,但均未完成此前的計劃募投額度,還有1個擬募投金額最大的項目則繼續延期。
具體來看,4個已經結項的項目分別為“鋼結構建筑屋頂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體系技術研發項目”、“新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外墻板及生產技術的研發項目”、“寧夏鋼構智能化重型鋼結構加工基地項目”以及“安徽百甲淮北智能化重型鋼結構加工基地二期項目”。
但上述4個項目的投入進度分別為:68.55%、75.09%、91.17%以及75.11%。其中被視為新增長點的“鋼結構建筑屋頂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體系技術研發項目”僅投入不到70%就“已基本完成建設并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
圖源:公告
對于上述情況,百甲科技美其名曰,“合理地降低項目建設成本和費用,節約了部分募集資金。”
至于包括鋼結構建筑屋頂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體系技術研發項目在內的4個募投項目,是否能夠真的撐起公司的利潤,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百甲科技在BIPV轉型路上還有一個小插曲。
2024年1月,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江蘇百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甲新能源”)曾經收到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裝配式標準化鋼結構建筑研究院的批復,決定在其產業基地內成立國家鋼結構光伏建筑一體化產業基地。這對于想要在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上大有作為的百甲科技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公司也表示這將“推動公司BIPV業務的快速發展和行業地位的提升,對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將產生積極影響”。
但就在2個多月后,百甲科技卻突然宣布,“現由于百甲新能源對外合作、研發規劃有所調整”,將終止上述產業基地的成立。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