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北鐵三角中,建國后丁偉和孔捷都是正牌軍長,而李云龍只是代理軍長,那么,李云龍為何不能擔任正牌軍長?
在《亮劍》中,李云龍、丁偉和孔捷被稱為晉西北鐵三角,三人雖然都是抗日名將,但如果論戰功,李云龍遠在丁偉和孔捷之上。
李云龍可以說是整個晉西北戰功顯赫的團級干部,早在執掌新一團時,他就因硬扛日軍精銳坂田聯隊而名震晉西北。此戰,李云龍以一個團的對面,正面對抗日軍一個聯隊,不僅擊潰坂田聯隊,還擊斃了聯隊長坂田。
后來,李云龍被調任獨立團團長,在這一職位上,就更是戰績輝煌。比如他曾率領一個營襲擊日軍軍官團,殲滅少將以下軍官一百多人;又比如平安城之戰,他親率麾下近萬人攻打平安城,驚動整個晉西北侵華日軍,一舉攻克平安城,擊斃日軍大佐山本一木。
然而,李云龍雖然戰功最高,但建國后,卻是晉西北鐵三角中職務最低的。丁偉和孔捷建國后都是一軍之長,李云龍雖然也是軍中,但只是代理。代理軍中雖然也執掌一個軍,但隨時可能被撤下,而且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畢竟只是代理。
此外,代理軍長和正牌軍長在職務升遷上也有區別,正牌軍長更進一步可能是大軍區副職,而代理軍長卻還要先過轉正這道坎。
說到這里,大家想必很好奇,建國后晉西北鐵三角中,為何唯獨李云龍只是代理軍長?
有人認為,丁偉和孔捷在解放時就已升任軍長,而李云龍當時只是師長,建國后他只擔任代理軍長,也實在不足為奇。
可問題的關鍵是,建國后既然上級都已經讓李云龍執掌一個軍,為何不直接讓他擔任軍中,而非得讓他代理?
其實,李云龍固然在抗戰時期戰功赫赫,但與丁偉和孔捷相比,他存在兩個明顯的缺點,注定上級不可能直接任命他為正牌軍長。
和丁偉相比,李云龍格局欠缺,擺不正自己的位置。他擔任師長時,居然親自率領警衛連沖鋒,這說明他分不清一個高級指揮員的職責。高級指揮員需要的是坐鎮后方,掌控全局,率軍沖鋒是手下團級以下干部的職責。師長跑去沖鋒,誰來指揮全軍沖鋒?
和孔捷相比,李云龍軍紀不嚴,還喜歡獨斷專行。李云龍當團長時,就經常違抗上級命令,但由于他執掌的部隊規模不大,還不至于對全局構成太大影響,如果他指揮一個軍,也戰場抗命,就很可能影響整個戰局。
而且,軍長作為高級指揮員,必須善于傾聽各方意見,才能制定周密的作戰方案,可李云龍向來獨斷專行,有時連政委都說不上話,更不必說其他下級。他當團長時,由于部隊規模不大,戰情沒那么復雜,一個人完全可以應付,但一旦指揮一個軍,面對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戰情,就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勝任。
誠然,李云龍是個聰明人,應該懂得根據職務調整自己的眼界格局和處事風格,這想必也是上級讓他執掌一個軍的原因。但鑒于李云龍以往的表現,上級也不敢直接任命他為正牌軍長,故而只是讓他先擔任代理軍長。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