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普通孩子不需要卷,也不應該卷。各位家長先別著急,我來說說我的分析。在今年年初,有一份影響未來十年教育格局的綱領性文件發布,即《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新聞聯播兩次分別用1分鐘和3分鐘連番解讀,信息密度非常高。
其中有兩個最值得家長關注的新詞,一個是“沃土計劃”,一個是“托穎計劃”。這兩個詞幾乎可以概括未來中國基礎教育的總方向,就是大多數孩子不需要,也不應該選,只有一部分孩子需要在頂尖賽道中沖刺。
今天我們就來讀懂這兩個信號。國家給小初教育指的方向就是“沃土計劃”。意思就是在基礎教育階段不是篩選人才,而是培育土壤。所以你會發現,這幾年小初階段的政策正在雙方面發生變化。小學階段不考試、少排名,重點學校取消點招,科學課時加大,包括體育、美育課程地位的提升,以及全面推進體教融合、城鄉教育一體化,就是要消除教育的焦慮源頭,讓大家不要“卷”。
而高中階段就恰恰相反了,要精準地進行選拔性“卷”。文件明確提出要實施“托穎計劃”,要發掘有創新潛質的青少年進行重點培養。這代表的是另外一種轉向,國家并不取消競爭,而是只讓有天賦的孩子“卷”。國家要把最頂尖的10%甚至1%的孩子篩選出來,直接輸送到科研體系,他們會在科技強國的前沿賽道上繼續“卷”。
“托穎”的邏輯,其實更像是20%的孩子,甚至10%的孩子拼命“卷”,國家給資源開公道,但剩下的80%的孩子就不要瞎跟風了。一句話,大部分人要認清自己是普通人,孩子也是普通人,否則就是雙輸,家長也焦慮,孩子也崩潰。
所以現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一邊是國家規劃出了“沃土”加“托穎”的實驗布局,努力打通普通人和天才的不同道路;另外一邊呢,是大多數家長都在一窩蜂地報奧數、卷分數,覺得考不上211就是失敗。這個錯位,其實證明了很多家庭的教育跑在了國家戰略的對立面。而教育最大的智慧不是什么都要“卷”,而是要看清時代到底往哪里走。
最后我想說,其實最應該脫穎而出的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能看清政策,看清趨勢,能讓孩子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成長。最后希望各位家長都能找到自己孩子的成長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