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1970年出生的農村婦女,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平凡歲月里書寫著孝老愛親的動人篇章。
在肥城市安臨站鎮趙家村,提起辛芹的名字,鄉親們總會豎起大拇指:“這閨女比親閨女還親!”這位1970年出生的農村婦女,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平凡歲月里書寫著孝老愛親的動人篇章。她用柔弱雙肩扛起家庭重擔,用無私付出詮釋傳統美德,成為十里八鄉口口相傳的道德楷模。
回溯時光,自辛芹踏入婆家的那一刻起,生活的重擔便沉沉地壓在了她的肩頭。婆婆患有心臟病,身體常年羸弱,愛人又常年在外工作,一年難得回家幾次,工資一分不少地寄回家里用以支撐著整個家庭的開支和老人的醫藥費。日常的家務與對婆婆的悉心照料,便成了辛芹生活的重要部分。2018年,婆婆病情加重,不得不進行心臟手術。術后的婆婆身體極度虛弱,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看護。辛芹毫不猶豫,不辭辛勞,日夜陪伴在婆婆身邊,為她端茶送水、擦拭身體、精心準備營養豐富的飯菜。每一個夜晚,辛芹總是耐心地陪在床邊,自己卻常常累得直不起腰,睡眠嚴重不足。但她從未有過一句怨言,始終以微笑和關愛面對婆婆,讓婆婆在病痛中感受到溫暖與安心。“我住院這么久,頭回見這么孝順的兒媳婦,半夜每隔兩小時就起來給婆婆翻身,比親生閨女還貼心。”隔壁床的李大爺回憶道。
然而,命運并未眷顧這個家庭。2019年,婆婆還是帶著眷戀與不舍離開了人世,辛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生活不允許她有過多時間悲傷,因為家中愛人的兩位叔叔還需要她的照顧。兩位叔叔年事已高,一生未娶,且身體狀況不佳,一位患有精神二級殘疾,一位肢體殘疾,生活自理困難。但生活的艱辛沒有壓垮辛芹,反而讓她更加細心。她把兩位叔叔的生活習慣、過敏食物、服藥時間等詳細記錄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兩本。同時,為了幫助肢體殘疾的三叔恢復,辛芹自學康復按摩手法?!八珜嵳\了!”村干部王愛民感慨道,“換成別人,早就把老人送養老院了。她一個侄媳婦,把兩個沒有血緣的老人當成寶,這份心比金子還貴重。”
在村里,辛芹的孝行有口皆碑。鄰居們看到她如此辛苦,紛紛伸出援手,有時幫忙干些農活,有時在生活上給予幫助。而辛芹也心懷感恩,積極回饋鄰里。村里其他老人有困難,她總是第一個前去幫忙,陪老人聊天,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在她的帶動下,趙家村形成了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鄰里關系愈發和諧。
多年來,辛芹的付出與堅守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她先后榮獲“泰安好人”“肥城好人”等諸多榮譽稱號。但對于辛芹來說,這些榮譽遠不及家人的安康重要。她常說:“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用行動去關愛家人,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毙燎塾米约喝耆缫蝗盏膱猿?,在平凡的生活中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愛親之歌,她的故事,激勵著更多人在生活中踐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溫暖與愛傳遞在每一個角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