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1住建新規正式落地,首宗地塊在5.8掛牌了。
黃埔科學城映日路地塊,總價16.55億元,樓面價1.9萬/平,將于6月18日出讓。
幾個重點:
這是廣州真正意義上落實住建新規的第一塊地,體現在兩方面,限高和容積率。
1)限高原本是150m,但明確按照出讓成交時點的國家規范執行,參考《規范》最高不超80米。
2)地塊土地面積3.5萬平,建筑面積8.7萬平,容積率2.5,也符合國標要求。
3)地塊明確“鼓勵探索‘好房子’新模式”。
這點表述,也是新掛牌地塊中的獨一份。
一個是,公建化外立面,運用石材、真石漆、金屬漆、鋁板、 隔音玻璃等材料。
另一個是,放開了10%開敞空間,多出來的10%設備平臺面積。
這意味著,錯層的情況下,比普通的戶型,最多能偷出20多平的面積,戶型使用率更高了。
這兩點,之前可是面粉廠、絹麻廠才提到過的待遇。
這也是今年,唯一突破10%開敞空間的新地塊,足以見得對這塊地的重視。
黃埔此前容積率普遍高、超高層也多,既然要變革,就先拿影響最大的區域開刀。
①學鐵商齊全,地塊專門配了一宗新學校
為了映日路地塊,黃埔配了一所24班小學,距離地塊約500米。
雖然,24班體量不大,但考慮到附近入學要求不高,二手不多,而地塊也才8.7萬方建面,是夠用了。
學校并不由地塊開發商配建,不會增加額外成本。
規劃解決了學校問題,項目就很全面了。
據我了解,是政府配建名校,小學,具體的品牌學校我也知道了,私聊。然后,初中派位。
如果能搞定九年一貫制,項目確定性會更強。
地塊距離科學城地鐵站約500米,21號線通勤天河金融城、智慧城很方便。
一路之隔是科學城商業廣場,商業部分原來是高德匯,正在進行升級裝修。
未來,會是一個8.7萬方購物中心+3.7萬方綠軸廣場的綜合體-Get Mall云匯天地。
地塊,處于科學城科學廣場中軸之上,沿著這條軸線,學鐵商都安排明白了。
周邊以新建寫字樓、產業園為主,城市界面好,有綠道,還有科學城體育公園、環山嶺公園、牛角嶺公園等市政配套。
從區位、風水、配套的角度來說,會發現映日路地塊,本來就很能打。
現在,套上住建新規的新裝后,把內功也修煉好了。
②缺貨的科學城,來了個王炸,地塊有開發商兜底了
科學城西區,一直以來都缺貨。
上一次賣地,還要追溯到10多年前的越秀嶺南山畔。
整個西區供應,不是沒有好的,是根本沒得選,只有大壯名城,要不就要買到黃陂、香雪、水西等周邊板塊了。
即便是二手,都沒得挑。
科學城西區,一心搞產業。
這也是科學城,為什么能自成一脈,即便被很多老廣說這里太遠,但依舊賣的很不錯。
產業基本盤,很穩。
比如說,路上經常能見到測試自動駕駛,這也是板塊基建,和產業研究的體現。
映日路地塊,本來規劃的也并不是住宅,前身是廣州農商行拿的總部大樓,退出來后,才改的住宅規劃。
大家,第一反應或許又是商改住,但這一次卻很不一樣。
其一,缺貨,在科學城、神舟路附近上班的高管、工作,考慮最多的就是大壯名城。
其二,由于缺乏住宅,科學城西區,有比較明顯的潮汐現象。
白天上班,有人氣,但到了下班時間,這里就會略顯幽靜。
即使附近有公寓,但每天住公寓被上班折磨的打工人,消費能力和主動性都不強,還得是家庭客、有一定積蓄的年輕人。
所以,科學城商業也難起勢,氛圍就很難搞起來,曾寄予厚望,卻沒運營起來的高德匯,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③樓面價1.9萬,這是要卷死科學城
地塊各方面的指標,容積率更低、密度更小、層數更少、景觀和位置還更好...
教會新徒弟,餓死老師傅。
最氣的是,可能還更便宜。
起拍價1.9萬/平,是什么概念,此前老黃埔圖書館地塊的地價是2.45萬/平。
而且,映日路地塊不用配建學校,搭了3000方商業,可售樓面價2萬出頭。
若按起拍價,賣到3.5萬,就已經有得賺了。
旁邊大壯名城,在售88-143平,41-47層,均價4.4-5.8萬/平。
五一期間,額外95折,最便宜360萬能上車。
賣最好的是88和105的剛改小戶型,88平低樓層高性價比的賣光了。
143平的大戶型賣的最少,總價去到700-800萬階段,很多客戶都會更多考慮天河東了。
地塊是科學城最好的項目了,位置也更靠近天河、產業區,未來要做科學城頂流的。
不過,從大壯去化來看,大戶型總價上去,客戶會轉向天河了。
1.9萬地價,配上低容積率,有很多遐想空間,是做南北對流的小高層板樓,還是高低配的前排洋房/疊墅+高層,都有可能。
未來面積可能會稍微做大點,在95-180左右,主要客戶,還是科學城周邊的高管和產業工人,也能吸引到周邊超高層住戶置換。
映日路地塊出來,科學城乃至整個黃埔都要抖三抖。
④黃埔真的變天了
新規不僅僅是明確規范,而是顛覆了過往的游戲規則。
說起黃埔產品,大家第一反應都會是,超高層、高密度、高容積率、舊改...
盡管,這些小區外立面、花園、戶型設計的都還算不錯,但內在總是被質疑。
為此,地塊還有10%開敞空間,用絹麻廠的戶型做例子,入戶設備平臺,可以比其它戶型多一個大陽臺。
開發商有了更多空間施展拳腳,能做出好的產品,很多人說戶型使用率不高,實際上超高層也是扼殺戶型使用率的元兇之一。
同時,買家能挑到居住更舒適的產品,雙贏。
只是,超高層業主,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