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縣漢陽鎮“孝義之星”曹德政事跡材料
在廣袤鄉村大地上,總有一些平凡的身影,用日復一日地堅持,書寫著令人動容的人間大愛。漢陰縣漢陽鎮磨壩村的曹德政今年54歲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卻用十年如一日的行動,詮釋了“孝義”二字千鈞重量:父親癱瘓在床,他端藥喂飯、擦身守夜;妻子身患精神疾病,他不離不棄,悉心呵護;生活重擔壓身,他咬牙扛起三代人的希望。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付出,他以最樸實的堅守,成為鄉鄰心中“孝老愛親”的標桿。
日夜守護 老繭織就孝心網
2015年,命運的風暴突然降臨。曹德政的父親因病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他毅然辭去外地高薪工作,毫不猶豫地回到父親身邊。從此,他的生活圍繞著父親展開。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照進房間,他已在廚房忙碌,精心為父親準備營養餐。食材都是他精挑細選,力求營養均衡。深夜里,萬籟俱寂,他依然保持著警醒,輕手輕腳地為父親翻身、擦拭身體,用溫水泡腳緩解水腫。為預防長期臥床導致的褥瘡,他通過查閱資料、向醫生請教,自學按摩手法。每日堅持為父親按摩雙腿200余次,長期的用力,讓他的手指關節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曾有人問他累不累,他深情地回答:“父親的手曾經顫抖著為我端過熱湯,現在換我守護他。”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病情穩定,臉上始終洋溢著安詳的笑容。
心靈滋養 梔子花香潤心田
曹德政深知,孝不僅是物質供養,更是精神慰藉。他省吃儉用為父親購置收音機、戲曲播放器,每天只要有時間,就陪父親聽評書、聊往事,在回憶往昔的過程中,讓父親的精神世界不再空虛。他還在院子開辟“父子花園”,種上父親最愛的梔子花。在他的悉心培育下,梔子花綻放出潔白的花朵,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每當花開時節,他總會舉起手機為父親與花草合影,讓父親通過視頻向親友展示“得意之作”,分享這份喜悅。逢年過節,他更是用心,組織家庭會議,特意將房間布置成父親年輕時最喜歡的樣式,貼上老照片,擺上父親曾經喜愛的老物件,讓老人在溫馨氛圍中感受天倫之樂。
雙肩擔責 病妻家庭一肩挑
而在生活的另一面,曹德政的妻子身患精神疾病,他同樣不離不棄、悉心呵護。面對妻子病情發作時的狀況,他總是耐心安撫,從不抱怨。在照顧父親和妻子的同時,他還要扛起生活的重擔,成為三代人希望的支撐。生活的壓力如同一座大山,但他咬牙堅持,在田間辛勤勞作,努力維持家庭的生計。
孝義長河 潤澤鄉鄰傳美德
十年間,曹德政從健壯青年變成鬢染霜色的中年人,但他用3650個日夜證明:孝不是昂貴的保健品,而是凌晨熬粥時的裊裊熱氣;義不是空洞的口號,是手指皸裂時仍輕柔的按摩。這個普通農民,正在讓“孝義”二字如同門前的河流,緩緩流淌,滋養著磨壩村的土地,也將這份溫暖與感動帶向更遠的遠方,激勵著無數人在生活中踐行孝老愛親的美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